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哪些手段属于电信诈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8:13:08    

电信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谎称被害人医保卡进行异常操作

借推销假冒保健产品之名,骗取受害者钱财

借推荐优势股票之名,骗取股民交纳会员费

冒充中奖,要求缴纳手续费或者风险基金

冒充公检法人员

假冒身份类诈骗,包括冒充公检法、企事业单位人员等,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虚假购物类诈骗,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低价商品信息,诱骗受害人购买,然后拒绝发货或要求支付额外费用。

冒充客服类诈骗,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快递客服等,以订单异常、包裹丢失等名义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额外费用。

钓鱼网站类诈骗,制作虚假网站或链接,诱导受害人点击并输入个人信息或账号密码。

婚恋交友诈骗,通过婚恋网站、社交软件等平台,以恋爱交友为名骗取受害人的感情和财产。

虚构中奖类诈骗,通过虚构中奖信息,要求受害人缴纳手续费、税费等才能领奖。

利用无抵押贷款进行诈骗,谎称提供无抵押贷款,要求预付利息等费用。

利用虚假广告信息进行诈骗,发送诱人的虚假广告,诱骗受害人上钩。

利用高薪招聘进行诈骗,以高薪招聘为幌子,骗取受害人的培训费、服装费等。

虚构汽车、房屋、教育退税进行诈骗,声称根据国家政策进行退税,诱骗受害人在ATM机上操作转账。

利用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通过短信提醒受害人银行卡消费,然后假冒银行客服要求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

冒充黑社会敲诈,冒充黑社会成员,以威胁手段迫使受害人汇款。

虚构绑架、出车祸诈骗,谎称受害人的亲人被绑架或出车祸,要求汇赎金。

利用汇款信息进行诈骗,冒充受害人的亲友或熟人,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

利用虚假彩票信息进行诈骗,提供彩票内幕信息,骗取会员费。

相关文章
  1. “毒胸贴”冲上热搜,夏日必备品变“健康雷”,专家紧急提醒:慎用!

    近日,“毒胸贴”、“胸贴 危害”等词条冲上热搜,继卫生巾安全事件后,又一类涉及女性贴身用品引发公众广泛担忧。网络截图“太惨了,竟然没有统一执行标准!”“用后出了红疹子,半个月才好!”在话题的评论区,“胸贴受害者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悲伤经历。作为夏季女性在诸多场合常用的产品,网传其存在致癌、诱发乳腺炎、

    0 2025-08-19 15:40:00

  2. 大风财经 | 财务造假近200亿元!000851“ST高鸿”,强制退市!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8月8日消息,证监会严肃查处贵州辖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高鸿”)严重财务造假案件。近日,证监会对*ST高鸿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

    0 2025-08-09 08:30:00

  3. 热评丨暑期打工,谨防高薪招聘陷阱

    “高薪招聘点赞员、刷单员,时间自由,结算快”“在家动动手指,日入300元至500元”“无需经验,押金288元即可上岗,每月轻松过万”……暑假是学生兼职打工的高峰期,也是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高发期,有些学生不小心便会陷入诈骗的陷阱。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急于赚钱的特点,初期小额返利赚取信任,等待

    0 2025-07-28 08:30:00

  4. 警惕混淆概念、隐瞒实际成本等虚假宣传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刘小燕)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今天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的风险,提高风险

    0 2025-07-11 07:32:00

  5. 大反转!确认系摆拍!网友:严惩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4日从北京市网信办获悉,今年4月中旬以来,北京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督促属地网站平台集中整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依法依约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在北京市网信办公布的恶意虚假摆拍类案例中:账号“**爱玩车”

    0 2025-07-06 1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