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缺发票
企业缺发票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不规范的采购流程:
企业内部如果没有建立严格的采购流程和标准,可能会导致在采购过程中未能及时获取发票。
员工意识不足:
员工在出差、餐饮消费、交通等方面可能没有养成索取发票的习惯,导致这部分支出无法获得发票。
实际支出但无法获取发票: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确实发生了实际支出,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现金交易、非正规供应商等)无法获得发票。
供应商评估不当:
很多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不愿意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业务流程混乱:
发票来源繁多,包括员工差旅费、办公用品费、材料采购费等诸多环节,导致发票管理混乱。
特殊情况处理不当:
客户垫支的发票无法拿到,导致发票不足。
行业特点:
特定行业(如建筑业、贸易业)可能因为行业特性而面临更频繁的缺票问题,比如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等。
临时性需求:
企业可能会有一些临时性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来自非正规渠道,导致无法获取发票。
财务管理松散:
内部财务管理不严格,员工未及时索要或管理发票,导致缺失。
隐形支出较多:
公关费、居间费、技术劳务费等支出,通常难以获得正式发票。
低价采购:
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与供应商低价合作,供应商不愿提供正规发票,导致发票缺失。
采购渠道多样:
货物来源渠道复杂,涉及个人、商户等,供应商不愿提供发票。
企业有隐藏的成本:
有一部分隐藏的成本都没有办法开具发票。
利润过高:
有些企业的利润确实是太高了,增值额太多,导致企业产生“缺票”的错觉。
对供应商缺乏管理:
企业可能选择了一些开不了票的供货商来供货。
建议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缺发票的问题: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员工的发票意识,明确规定报销必须有发票,做到无票不报销。
选择能够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避免与不规范的供应商合作。
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如业务分拆模式,通过在园区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方式享受地方政策,减轻税负。
加强内部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完善,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发票对应。
对特殊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如客户垫支的发票要及时拿到,避免发票不足。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减少缺发票的问题,确保财务合规,降低税务风险。
-
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不仅使科技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活水”的精准滴灌,也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硬科技”红利创造了机会。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六年后,科创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其中超八成
-
钉钉第三次转向
“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
-
大增318%,中资券商忙起来了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迎来热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2,5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598亿港元大幅上升318%。显著的活跃态势,吸引着企业加速布局港股市场。其中不乏A股上市企业,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40余家行业龙头企
-
米价上涨日本流行“无厨房食堂”
日本《每日新闻》7月13日文章,原题:成本上涨催生日本“无厨房食堂”风潮 随着米价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挤压日本家庭预算,作为“工作燃料”的午餐开销变得不容小觑。传统企业自营食堂日渐式微之际,新型食堂模式正在悄然兴起。6月初的午间,位于东京都港区的东京之星银行总部5楼食堂里职员络绎不绝。当日午餐提供4种
-
工业设计带动渝企产品销售近7000亿元 这场专项行动为重庆绘制“智造蓝图”支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工业设计是制造业的关键先导节点,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切入点。7月1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主办的“工业设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暨第二届‘重庆设计100’活动”在渝举行。活动以“设计重庆,智造高新”为主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