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拘留要37日
拘留要37日的原因主要与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规定有关。具体来说,这一期限涉及到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以及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责。以下是详细解释: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一般为30天,这是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限制。
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
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有7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批准逮捕。
特殊情况下的延长
在特殊情况下,如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延长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至30天,加上检察院的7天审查时间,总共可以达到37天。
拘留37天的含义
拘留37天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一定会被释放,而是表示在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审查逮捕期限内,案件仍在进行审查和决策。如果检察院在37天内未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放人;如果批准逮捕,则案件将进入侦查阶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综上所述,拘留37天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查、审查逮捕阶段的职责和时间限制。这一期限旨在确保案件得到充分审查,同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
力度不减!刚刚过去这个周末,又有48名酒司机被查!
7月11日—7月13日,北海公安交管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夜间行车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围绕辖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强化路面管控,严厉打击酒醉驾、疲劳驾驶、涉牌涉证、非法改装、“飙车炸街”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巩固辖区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力营造安全畅
-
从“要钱没有”到主动履行|新时代检察宣传周
【来源:湖州检察发布】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社区矫正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专门监督,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合法权益,使其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接受矫正;督促矫正机构严格依法履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促进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罪率。高墙外,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
-
今日辟谣(2025年7月8日)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7月8日辟 谣杭州地铁辟谣“充电宝引发车厢冒烟”详情:7月7日早高峰时段,浙江杭州地铁3号线一车厢突发冒烟情况,不少乘客捂住口鼻跑下车厢,网传“疑似充电宝爆了”,引发关注。对此,杭州地铁回应表示,7月7日早上7:37分,杭州地铁3号线从星桥开往吴山前村方向,列车
-
B站向全体员工通报:张某敏已被逮捕
7月2日,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向全体员工发送邮件称,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某敏在B站工作期间存在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通报中,B站表示,公司所有员工都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鼓励广大员工、合作伙伴投诉举报公司员工的舞弊违规行为,并且公司会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据公开信息显示,
-
抢救保护红色交通站
6月的豫西腹地暑气蒸腾,河南省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下称“高新区检察院”)“益护万安”公益诉讼团队干警驱车驶入万安山脚下的诸葛镇上徐马村,下车后他们就看到了新修缮的中共豫西特委上徐马村红色交通站,建筑青砖灰瓦整齐划一。正在擦洗“党员宣誓墙”的义务讲解员王大爷转身指着修缮完的交通站,对检察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