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记者怎么定性
假记者的行为在法律上主要被定性为 诈骗罪。具体来说,假记者通过虚构身份或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且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这种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定义。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假冒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是违法的,可能面临没收违法所得、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并且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实际案例中,假记者因敲诈勒索等行为被定罪判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民法院的一起案件中,多名被告人因冒充新闻工作者敲诈勒索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综上所述,假记者的行为主要被定性为诈骗罪,并且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建议公众提高警惕,防范假记者的行为,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救命“消火栓”变临时快递柜 有安全隐患 还违法!
央视新闻最近,有不少网友晒出截图,快递员将快递放进消火栓后,显示快递被“消火栓”代签收了。其实,这种行为存在安全风险,更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那么这种现象普遍吗?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大型社区看到,楼内的消火栓有的已经有了快递柜的功能,消火栓里的消防水带上放着快递。在北京市大兴区
-
记者走基层|变废为宝,废弃果蔬巧做洗衣液
7月10日,记者见到承德怡酵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酵堂”)副总经理段海英时,她的手机响个不停。“段总,我家有100多斤根部腐烂的白菜,你们收吗?”“大棚里有几十斤落地西红柿,你们要吗?”这样的询问,手机微信里还有不少。看到记者有些好奇,段海英笑道:“有人说我们是废弃果蔬收购站,其实我们更擅
-
福州一七旬女子走失,家人急寻!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毛朝青 文/图10日上午,有福州市民发布寻人启事称,一位名叫侯玉萍的女子走失,该女子76岁,身高153厘米,短发花白,体态偏瘦,走路不利索,走失时身穿金黄色上衣。侯玉萍随后,记者与走失者的女儿侯女士取得联系。侯女士说,7月9日7时15分,其母亲从家中外出,7时50分左右,出现在南门
-
为啥体育用品都爱碳纤维?它可真是太强了!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从疾如闪电的运动自行车,到上演百步穿杨的射箭赛场,碳纤维材料近年来在体育装备制造中大展身手,既帮助运动员实现突破,又助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走访山东、广西等地,探访碳纤维材料在体育产业的有趣故事。运动自行车,轻便省力人民日报记者 王亮想要制造一辆轻便、坚固又耐用的运
-
上半年老广用“国补”消费1886亿元,新一轮“国补”预计7月到位
近日,部分消费者发现广东省部分地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格无法领取。记者向省商务厅了解到,近期广东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仍在有序进行当中,但由于限额调控、总量控制,消费者较难抢到资格。“接下来,随着7月份新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到位,届时补贴资格的供应将会更加充足,希望消费者保持对线上线下渠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