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第一语言是什么时候
香港的语言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香港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带来了语言上的变化。在这个时期,英语开始在香港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香港的官方语言之一。随着香港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广东话(粤语)也开始在香港广泛使用。到了20世纪中叶,粤语已经成为香港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在这个时期,香港的语言环境非常多元,包括普通话、英语、粤语以及一些其他的方言。
1974年,港英政府通过《法定语文条例》,确立中文和英文为香港的法定语言。虽然政府没有指明“中文”的含义,但在“去国语化”的政策下,粤语自然成为官方语言。60年代后期,港英政府取消客家话、潮州话电视节目;70年代,电视广播管理法规定中文广播只可使用标准粤语。如此一来,通过大逃港去到香港的内地人的下一代,浸淫于粤语教育、传媒环境中,渐渐抛弃了原生家庭的语言,成为了语言层面第一代纯正的“香港人”。
因此, 香港的第一语言是粤语,而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语言。
-
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让美国那些“乡巴佬们”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鸣吧
据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官网4月15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今天上午举办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当天发表视频讲话。 夏宝龙讲话视频截图 大公文汇网 以下为讲话全文: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一国两制”实践
-
北影节“香港电影展”开票3小时几近售罄
4月14日12时,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片展映开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与北影节组委会联合举办的“香港电影展——华语力量香江流影”开票3小时几近售罄。80至90年代的中国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拥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它们既展现出中国香港的繁华与变迁,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情绪与城市精神,构建
-
蔡记|探索之旅· 岭南溯源访封开
蔡穗声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谪广东惠州,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句。身为“老广州”的我未曾思考:何为岭南人?岭南人来自何方?从广州西行200多千米,我来到肇庆市封开县寻找答案。县城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是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江滨公园里耸立着回归线标志塔。县城以东20千米
-
国安知多D|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美国关税扰乱全球市场,香港坚守国家金融安全“南大门”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美国关税扰乱全球市场,香港坚守国家金融安全“南大门”今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推行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旨在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提振国内经济,但其实际效果却引发了广泛争议,并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恐慌。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GDToday专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已针对不同情况制定
-
新秀丽获小摩增持约120.75万股 每股作价约17.08港元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4月3日,小摩增持新秀丽120.7516万股,每股作价17.075港元,总金额约为2061.83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12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8.08%。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