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什么行为属于骗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2:57:02    

骗税行为是指 纳税人以虚假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税收优惠等行为。常见的方式包括无中生有,即没有真实货物出口却假报出口;鱼目混珠,即通过虚假手段混淆真实与虚假的出口业务等。

骗税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

1. 由税务机关追缴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2. 骗税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3. 骗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骗税与偷税的主要区别在于:

骗税是骗取已经缴到国库的税款,而偷税是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税款还没有缴到国库。

骗税采取的是假报出口、虚报价格、伪造涂改报关单等手段,而偷税采取的是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

建议企业和个人遵守国家税收法规,诚信纳税,避免因骗税行为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相关文章
  1. 大风财经 | 财务造假近200亿元!000851“ST高鸿”,强制退市!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8月8日消息,证监会严肃查处贵州辖区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高鸿”)严重财务造假案件。近日,证监会对*ST高鸿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

    0 2025-08-09 08:30:00

  2.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

    新华社快讯: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来源:新华社)更

    0 2025-07-28 10:15:00

  3. 警惕混淆概念、隐瞒实际成本等虚假宣传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刘小燕)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今天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的风险,提高风险

    0 2025-07-11 07:32:00

  4. 大反转!确认系摆拍!网友:严惩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4日从北京市网信办获悉,今年4月中旬以来,北京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督促属地网站平台集中整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依法依约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账号。在北京市网信办公布的恶意虚假摆拍类案例中:账号“**爱玩车”

    0 2025-07-06 16:22:00

  5. 小红书举办打击虚假治理开放日,虚假AIGC内容成治理重点

    6月12日,小红书在北京举办“打击虚假”治理开放日。开放日上,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社区虚假内容治理成果:通过建设虚假内容全链路治理体系,共处置虚假笔记320万篇,处置虚假人设账号1万个,处置虚假低质AIGC笔记60万篇;通过持续建设“同质化识别”能力,全面提升处置手段,升级机器对抗,共封禁批量造假

    0 2025-06-12 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