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为什么人会去犯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15:20:07    

人们去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经济因素

贫困和失业:当个体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绝望和无助,选择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所需资源。金钱、物质和地位成为他们的驱动力,从而诱使他们冒险犯罪。

贫富悬殊:经济的社会压迫加剧,使人们的自卑感和反抗心增强,导致犯罪率上升。

心理因素

欲望的无限性和物质的有限性:在占有的物质不足的情况下,人们的无限欲望驱使他们侵犯他人,如战争般的犯罪行为。

攻击性:人受到刺激或伤害时会本能地进行反击,这种攻击性可能驱使人们冲动犯罪。

自我控制不足:人们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导致冲动决策和短期满足,而忽视了长期后果。

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扭曲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其倾向于犯罪行为。

社会因素

社会价值和文化观念:一些人可能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犯罪是一种社会认可或成就的方式。

家庭环境和教育机会:恶劣的家庭环境、社会不公正和缺乏教育机会等因素可能导致犯罪率上升。

社会不公和法律制度缺失:若社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执法机构来制约和惩罚违法行为,人们可能会冒险犯罪。

其他因素

侥幸心理:许多犯罪行为的发生并非源于一时的冲动,而是深植于人们复杂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中,个体可能低估了自己被发现的可能性或过高估计了自己逃避责任的能力。

遗传和生理因素:一些研究认为,犯罪可能与遗传的与生俱来的征服欲或权势欲有关。

综上所述,人们去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压力、心理欲望、社会环境和遗传生理因素等。预防犯罪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改善社会经济条件、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以及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等。

相关文章
  1. 十卷本《英国社会治理研究丛书》在京首发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英国社会治理研究丛书》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发。这部十卷本大型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家宏教授担任主编,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共乐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鹏社长、丛书主编郭家宏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嘉宾现场为新书揭幕。

    0 2025-07-21 20:16:00

  2. 中信证券:市场开始新的主题酝酿阶段,聚焦叙事/事件/业绩确定主题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表现优异,预计市场将持续聚焦趋势确定性。从主题环境来看,综合流动性指标和市场风格特征,市场情绪持续在高位震荡。从催化因素和时序上看,新的宏观叙事和事件催化在酝酿过程中,下半年通常是国产科技行业的密集技术发布周期,同时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稀有金属/产能优化等方向确定

    0 2025-07-21 08:39:00

  3. 世喜奶瓶以爱为核,实现品牌进阶与行业引领

    随着科学育儿理念日益普及,母婴市场也迎来了深刻变革。母婴用品消费主力逐渐由80、90后迭代至95后乃至 00 后,他们的消费观念从单纯追求性价比,逐渐转向对安全感与情绪价值的关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世喜品牌凭借自身努力,稳步从新兴品牌成长为备受信赖的母婴品牌。洞察需求,打造情感共鸣产品新时代育儿过

    0 2025-06-13 11:02:00

  4. 21世纪ESG热搜榜(第175期)丨伊利腾讯联想等共同发起“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张德芹:构建ESG生态体系,引领绿色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实习生孔维钾 北京报道《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聚焦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等三大领域5月23日,《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引领新兴产业绿色发

    0 2025-05-25 16:30:00

  5. 夯基固本强保障 民生托底增福祉

    今年以来,鸠江区聚焦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强化跟踪问效、夯实资金保障,累计为149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及居家托养服务,切实提升了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双轨服务精准化,多元供给提质效。鸠江区立足残疾人差异化需求,构建“日间照料+居家托养”双轨服务体系。依托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和托养

    0 2025-05-21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