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五四青年节|“煤炭裁缝”“火眼技工”,他们用青春谱写华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3:53:00    

在这个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青年劳动者们奋斗在忙碌的生产一线。他们在千帆竞发的经济建设中奋楫争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焊枪淬炼青春之花

5月1日,海油工程珠海基地一片繁忙景象,“95后”全国劳动模范王佳鑫与团队成员紧锣密鼓地推进法兰管段焊接。

时间回到2015年盛夏,一辆大巴车将王佳鑫和同学从学校拉到了珠海基地。他被分到了总装车间,车间气温经常维持在40摄氏度以上。

为确保焊接符合工程标准,有的钢材需要预热到110摄氏度才能施焊。焊工“全副武装”连续作业几个小时,汗水一遍遍浸透工装又被烤干。“我敢打赌,他们坚持不了一个月!”几名老焊工私下议论道。

王佳鑫偏不信,他白天利用作业空隙,向老师傅请教平台结构焊接和建造工艺。晚上一个人躲在车间角落里,有针对性进行焊接练习。

2020年,亚洲首个300米级导管架“海基一号”在珠海基地开工建设。面对一段多次返修却无法定位裂纹的棘手焊缝,王佳鑫和同事从15毫米一路刨到45毫米,眼看就要刨穿母材了,一名老师傅喊道:“快停下来!再有5毫米就刨漏了,材料就废了。”

王佳鑫仔细观察已经气刨过的焊缝,突然一道细小的裂纹一闪而过,他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在还差3毫米就刨穿母材的位置,裂纹显现出来,他的“火眼金睛”也因此在基地传开。

谈到为什么选择焊工这个“苦行当”,王佳鑫表示,一个不常联系的朋友给他发来微信:“看你朋友圈,才知道你在干这么大的项目,真牛!”

“当时感觉特别自豪”,王佳鑫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我要焊好每一条焊缝,更要焊出中国制造的底气。”

追光者终成“光”

青海格尔木平均海拔3000米的戈壁滩上,有一片绵延数10公里的“蓝色海洋”。这里是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的光伏电站群,也是全国劳动模范、黄河公司格尔木分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副主任余建昌扎根12年的“青春战场”。

2013年7月,21岁的余建昌背着行囊踏上格尔木这片热土。他白天跟着师傅查设备、消缺陷,晚上抱着图纸啃原理、做笔记,遇到棘手的难题便连夜翻阅专业资料自学。

在同事熊金恒的记忆中,这个“较真”的兄弟总带着两个本子:工作日志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设备参数,技术手册上画满电路图。“第一次看到同事们凌晨还在忙着统计电量,我就想做点什么。”余建昌搭建起智能化数据模型,大幅提升了电量计算效率。

10年间,他参与建设了格尔木三期150兆瓦到六期100兆瓦等多个光伏项目,将数万组设备的“脾气秉性”刻进记忆。“光伏板就像我的家人,每一块的位置和状态我都烂熟于心。”他说。

如今,同事们称他是电站“活地图”——随便说出一个子阵的设备编号,他基本能准确描述其所在位置、运行年限和维护记录等。这份“超能力”背后,是日均数万步的丈量和无数个钻研技术难题的夜晚,更是把青春热血融入戈壁滩的执着。

2022年,余建昌的“战场”从设备维护转向风险防控。“安全是光伏电站的生命线,我要做最严的‘守门人’。”

3个月里,他走遍16个场站,绘制出覆盖330平方公里区域的“风险地图”,组织开展集团格尔木区域场站应急大协同工作,编制8部区域大协同专项应急预案,完成地震、防汛区域协同应急演练。

如今,由他参与编制的首部国家光伏运维教程正在培养新一代“追光者”。正如余建昌常说的:“追光的人,终将成为光。”

匠心守护“大国重器”

走进三峡电站机组检修现场,全国劳动模范、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检修厂技术主管叶祥友手持精密仪器,目光如炬,每一个细微的参数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在他的眼睛里,1毫米都是“粗线条”——测量单位以道(0.01毫米)计,偏差要控制在1—2道以内。“大国重器容不得丝毫马虎,成败都在每1道的细节里。”叶祥友说。

练就这“绣花功夫”,靠的是远超常人的辛苦付出。2021年,“哈电杯”全国大型水电机组检修职业技能竞赛现场,当裁判宣布“装配精度高于0.02毫米标准”时,叶祥友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仍在无意识地模拟操作动作——这是每天重复上千次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正是依靠这双“机械手”,他斩获了团体和个人“双冠军”。

12年来,叶祥友参与完成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4座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检修20台次,修后机组一次启动成功率100%。

主导研发的智能抱瓦工装,使瓦键加工厚度测量精度提高3倍;研制的智能盘车系统,将现场人员从12人减少至4人,盘车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0.5小时……18项国家专利、100%机组启动成功,是叶祥友带领团队攻坚的结晶,见证着水电检修从“经验主导”到“科技赋能”的蜕变。

叶祥友整理培训资料,开设“青”课堂,将检修知识点、岁修难题、新技术知识融入案例。“叶师傅的课堂,是我们的‘武功秘籍’。”他的徒弟骄傲地说。

与光明同行的守护者

5月1日,清晨的洞庭湖笼罩着一层薄雾,华能岳阳电厂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清晰,全国劳动模范、华能湖南分公司岳阳电厂生产部副主任徐东像往常一样早早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听到这种规律性杂音没?这是早期轴承磨损的信号。”徐东正在6千伏磨煤机电机旁弯着身子示范“听诊”技巧,只见他一边侧耳听,一边跟现场的青年员工解释。

“当年我师傅也是这样教我的。”徐东说。在他组建的青年创客平台里,每月都有这类实操教学,他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电厂2号机组正按计划进行开机并网前的准备工作,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节日清晨的宁静。机组同期并网装置故障,每一秒的延误都影响着高峰用电期电网的稳定。

徐东立即下达指令:“调出故障录波数据,电气专业带回路测试仪,5分钟内到位。”

在轰鸣的机房内,徐东猫着腰检查每一处复杂的接线端子,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独创的“诊断式抢修”模式,层层排查,最终精准锁定故障点消除故障。随着一声轻微的“咔嚓”,机组成功并网,短短30分钟,他们赢得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

夜幕降临,华能岳阳电厂依然灯火通明。“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徐东说。

“北煤南运”通道上的“煤炭裁缝”

5月1日,河北唐山港区,国投京唐港员工史东岳在煤炭堆场逐垛核查盘点,精准记录煤炭信息,确保质量安全。这是他跟煤炭打交道的第17个年头。

京唐港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一。17年来,他从一名煤炭港口翻车机司机,成长为煤炭质量管控专家,并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8年,史东岳来到京唐港,担任翻车机司机。翻车机系统是港口煤炭运输最关键的一环,史东岳凭借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懈的努力,确保每一次卸车安全、高效、精准。

2014年,史东岳通过两千余次化验数据分析,建立煤炭特性数据,首创“三维配煤模型”,建立单船质量跟踪台账,推动京唐港智能化配煤系统上线,堆场盘垛时间由1天降到1小时,精度由5%提高到1%。

近年来,史东岳先后参与制定了装卸、计量、配煤作业质量,煤炭盈亏、除杂、商务货运质量管理,煤炭质量检验、洒落煤炭归垛管理以及服务质量管理等制度办法,保障京唐港配煤精度与客户要求的热值偏差率长期稳定在2‰以内,他所在的部门被誉为“煤炭裁缝”。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煤,更是国家的能源命脉。”工作17年来,史东岳始终牢记师傅的叮嘱。

相关文章
  1. 钉钉推出下一代AI办公应用形态:钉钉ONE

    松果财经讯,8月25日,钉钉发布8.0版本,推出了下一代AI办公应用形态:钉钉ONE。钉钉ONE被设计为人与AI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统一入口,致力于打造全球首个以Agen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让工作处理就像刷短视频一样丝滑,这是钉钉对于AI时代办公应用形态的全新定义。今年是钉钉十周年,钉钉CEO无招宣布

    0 2025-08-25 11:42:00

  2. 李斌:蔚来充电站、换电站都是行业布局数量第一

    IT之家 7 月 27 日消息,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今日发文介绍了蔚来 9 纵 11 横 16 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全线打通的第三条线路 ——G1 京哈高速。据介绍,G1 京哈高速打通于 2021 年 9 月 20 日,蔚来在全长 1229 公里的线路上铺设了 21 座换电站,串联北京、

    0 2025-07-27 11:55:00

  3. 土耳其外长:推动俄乌领导人峰会在土举行

    当地时间7月25日,土耳其外长费丹表示,土方正协调推进俄乌冲突有关各方在土耳其举行领导人峰会的进程,俄乌双方此前已原则上达成一致。费丹指出,当前的外交进程由土耳其总统亲自主导,各相关机构之间协调良好。他强调,俄乌冲突不仅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摧毁大片城市,还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与分裂。

    0 2025-07-26 09:01:00

  4. 新华社看长春丨在这里,感受长春“圆心”之美——人民广场“焕新”开放

    新华网长春7月20日电(记者孙鹏程、唐成卓)在长春市中心,有一个承载着城市重要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广场——人民广场。随着长春地铁人民广场站D口处的地下通道即将开通,人民广场也将于21日上午8点正式对外开放。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长春市人民广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2003年,出于交通安全的考虑,长春人

    0 2025-07-20 18:43:00

  5. 山煤国际与国家电投签订煤炭销售业务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每经AI快讯,7月10日,在2025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期间,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煤炭销售业务领域的合作。未来,山煤国际计划开拓江苏、安徽区域合作,在煤炭销售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与国家电投的合作空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物流效率

    0 2025-07-13 1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