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加剧美元信用崩塌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近日美债遭遇大抛售,让更多投资者怀疑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当前,美国一年的利息支出超过了1万亿美元,当更多外国资本逃离美国国债市场,美国政府试图以所谓“对等关税”带来国际收支改善,可能会加速美元信用的崩塌。
过去美国国债一直被认为是无违约风险资产,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全球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但是,随着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美国国债的可持续性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且流动性风险事件爆发的概率越来越高。
美国对冲基金大佬达利欧的最新警告引发市场震动:“如果美国政府不立刻削减赤字,3年内必爆债务危机。”这一预言背后是美债持有结构的深刻变化——传统机构投资者(外国央行、美国本土银行、美联储)集体撤退,而风险承受力更弱的高风险“游资”正在接盘。
这种持有者结构的变化,显示不同市场主体对美元资产的不同态度。主要以对冲基金为主的私人资本追逐美债高收益率和套利机会,特别是2022年美联储缩表以来,美国对冲基金(尤其是多策略平台基金)成为美债最大的边际买家,而主权基金则倾向于规避风险,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比例已从2015年峰值43%降至2024年的27%。
4月8日,美国3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出炉,结果不理想,作为衡量美国国内需求的指标,美国境内投资者获配比例为6%出头,是历史最低纪录之一。这显示,作为过去市场增量的私人资本,在“股债汇三杀”的风险里,推升了美债流动性危机,暴露了美元信用体系的结构性脆弱。
美债遭遇史诗级抛售后的美国政府表态,突出了当前政策的不确定性,这对美元信用是一个沉重打击,市场也势必重新对美元信用计价。甚至有市场观点认为,继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的历史转折点或在不远的将来。
因为一旦美元霸权坍塌,美国后续的财政负担可能进一步加重,过往通过美元潮汐周期性“收割”全球资本的历史也将一去不复返。美国经济如果深陷“债务泥潭”难以自拔,美债就可能会变成有毒债券。
-
我省十五部门协同联动 共筑安全防线
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通讯员 康世平 刘诗琳)针对青海省自然灾害风险交织叠加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近日,青海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公安、交通、应急等15家联动单位,召开联勤保障会商会议,共商强化信息互通与协同联动机制,旨在全力提升应对大震巨灾和抗
-
特朗普政府推进美国教育部大规模裁员计划
当地时间7月15日,央视记者获悉,在美国最高法院14日做出裁决后,美国教育部开始向数百名员工发送更新后的解雇通知。通知告知教育部员工,他们将于8月1日正式离职。通知表示,教育部感谢他们的服务,并“理解当前的困难”。此前,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今年3月表示,作为特朗普逐步关闭教育部计划的一部分,她
-
星际时尚上涨2.21%,报1.39美元/股,总市值4719.05万美元
7月16日,星际时尚(STFS)盘中上涨2.21%,截至00:28,报1.39美元/股,成交5.86万美元,总市值4719.05万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星际时尚收入总额6689.71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270.73万人民币,同比减少134.43%。资
-
七天三地!连任才两个月,还没见特朗普,澳大利亚总理为何速访中国?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将是阿尔巴尼斯担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距离他今年5月连任仅两个月。身在西方“朋友圈”,顶着“印太盟友”“北约伙伴”的头衔,这位澳大利亚总理的外交“路数”有点打破常规。连任两个月来,既未造访白宫,也未出席北约峰会,
-
对俄加关税 对乌“送”导弹 特朗普所谓“重大声明”揭晓
就任半年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经历多次战略调整,却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从竞选总统期间宣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转向漫长的外交谈判,从与普京恢复通话到对俄“非常不满”,从冻结对乌援助到高调宣布向乌转售最先进武器,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反复摇摆。此次,特朗普一边威胁对俄加征关税,一边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