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变一网,清远“两化”“两员”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近年来,如何从源头上加强风险防控,成为新形势下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此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困境,让不少基层治理工作效能不高。
日前,南方日报、南方+联合相关专家在清远多地深入调研发现,当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全面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以下简称“两化”“两员”)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整合网格变多网为一网,通过网格化管理让基层治理减负增效,通过精细化服务构建起“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通过信息化支撑提升了治理现代化水平。
网格化管理,“三网合一”后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清远是广东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南北部县(市、区)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不平衡、不充分。此前,清远不少地区也有林长、河长、综治等不同职能的网格员,各项职能分散,治理工作常常事倍功半。
为破解这一难题,清远市加强统筹谋划,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立由各级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市级“统”的功能,把“两化”“两员”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重要议事日程、“十大行动方案”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要工作文件一体推进落实,实行市委专项督导和平安清远建设定向考评,统筹职能部门强化系统思维、多点发力,形成全市“一盘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

清远网格员在雨天巡逻。图据清远发布。
随着专职网格员工作在清远的全面推广,2023年6月,清远市出台了全省首部网格化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清远市城乡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将清远市城乡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通过立法来加以制度化、规范化,明确了网格员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激励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遍布基层的专职网格员,让矛盾纠纷由“坐等上门”逐步转变为“主动发现”,由“被动处置”逐步转变为“主动化解”。
精细化服务,多元共治“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日前,清新区太和镇城东社区干部雷威鹏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名20来岁小伙子情绪激动,一问才得知,其怀疑自己找工作时遇到了诈骗,公司用其手机贷款1.8万元交给公司。雷威鹏及时上报调解后,公司把他的钱全退了。
这一矛盾纠纷的迅速化解,得益于清远市清新区多元共治综合服务中心(现更名为清远市清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运营。该中心成立于2022年,由清新区委政法委牵头,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住建、人社等部门的数据和服务资源,打破了传统分散式的管理方式,开始实行一体化、协同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和“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该中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内容,还逐步拓展了法律援助、社会心理服务、就业培训等服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形成了快速响应、高效处理的基层治理体系。中心设立了专门的矛盾纠纷调处室,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力量,有效解决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基层矛盾。
截至2024年12月,清新区各镇共有群防群治队伍人数4791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231个,在册登记人民调解员1058人。截至12月31日,全区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2406宗,调解成功2373宗,成功率98.6%,涉及金额5402万元,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避免了激化为更大冲突。
以太和镇为例,该镇作为清新区的中心镇,人口众多,矛盾纠纷也相对集中。过去,由于处理机制不够健全,一些矛盾纠纷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中心成立以来,太和镇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
其中一起关于劳资纠纷的案例尤为典型:20多名工人到太和镇综治中心反映情况,某工程承建公司与工人因工资结算存在争议,导致部分工人工资未能按时结算。太和镇综治中心利用“中心吹哨”协调联动机制,借助平台优势,迅速联合区信访局、区人社局等部门共同介入处理。经过一天半的连续协商,做到“每核对一份工资表,现场签订一份协议”。

在清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多部门合力解决工人薪酬困扰。图据清远政法。
最终,双方基本核对清全部工资明晰并签订协议,完成工资结算,消除了群体性事件隐患。
中心运行以来,2022年至2024年,清新区的刑事警情数量年均下降31.15%,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信息化支撑,非警务警情分流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基层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一般会向“110”求助,但随之而来的大量非警务警情,挤占了紧缺的警务资源。此外在面对劳资、征地、经济等矛盾纠纷时,公安部门往往面临着职权不足、专业度不够等问题,矛盾纠纷难以妥善化解,多次跨部门转办容易导致效率低下、久拖成疾。
为了解决传统治理模式中的痛点,清城区凤城街道在“两化”“两员”工作机制的指导下,优化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资源,组建了社会治理联动队伍(以下简称“联动队”),减轻了非警务警情对警力的压力,促进了社会治理联动、联勤、联防、联治。
联动队由多个部门组成,包括综合执法人员、人社劳动、环保等部门,形成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街道聘请专人在市级12345平台账号接收流转的110非警务警情工单,24小时运作,实现相关矛盾纠纷工单从市到镇街“点对点”秒级流转,形成闭环工作流程。联动队的建立,使非警务警情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有效减轻了派出所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处理效率。
联动队成立以来,凤城街道共处置非警务工单6409起,占辖区有效总警情的32.9%,办结6048起,非警务工单平均受理时间和平均现场处置时间大大缩短,现场办结率达94.4%,有效解决了非警务警情“空转”“回流”的问题,减轻了警力负担,使警力能够更专注于核心警务工作。
此外,清远在全省率先试点推广“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系统,在全省首批全面启动“粤省事”粤平安专区群众端口。目前全市开通“粤平安”账号的人数居全省首位。
打开“粤平安”系统,可以看到显著的“网格事件上报”端口。在清远,不少外卖员、快递员等热心群众被发展为信息员,通过粤平安系统上报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

以美团骑手为代表的“流动网格员”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当中。图据清远发布。
截至2024年12月,清远共划分网格6913个,配备网格员约1.4万人,信息员约13.7万人,网格化管理实现100%全覆盖。2024年,清远市共处理网格事件近50万件,办结率达99%以上。
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一基层治理困境,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宏教授认为,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模式下,在宏观和总体上具有整体性优势,但在具体的基层治理场景中,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问题,如条块矛盾、“九龙治水”、推诿扯皮等,弱化了基层治理的内在协同度和治理能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治理问题和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亟须构建一种新的综合治理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高效、精准地回应社会治理需求。”在文宏看来,清远“两化”“两员”实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基层治理力量,集中社会服务资源,构建信息采集大平台、社会治安大联防,有助于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南方+ 记者 贺达源 欧阳胜勇
【作者】 贺达源;欧阳胜勇
南方社会治理
-
2025年珠晖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南华医院急诊站)圆满收官
【来源:衡阳新闻网_热点关注】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魏红江 陈媛报道 近日,为切实提升乡村急救能力,筑牢基层急救防线,珠晖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第一站(南华医院急诊站)圆满结束。此次培训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六天高强度的理论与实战淬炼,来自全区七个行政村卫生室的基
-
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江苏新增6个国家级机构
江南时报讯(记者 邓雯婷)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第五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江苏省泰州、连云港、盐城、淮安、镇江、宿迁名列其中。至此,江苏共有14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构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
-
太原:市民暖心服务 游客印象“加分”
滨体社区网格员在滨河体育中心外给游客提供引导服务。“五一”假期,许多外地游客来到太原。为了提升大家的游玩体验,一些靠近景点的社区开展了志愿服务,在停车、游览线路等方面给予引导。还有一些网格员,值班遇到求助的游客,及时提供帮助。一次次互动,透着浓浓温情,给游客留下了好印象。引导停车滨体社区紧挨着滨河体
-
微软杀毒软件怎么关闭_步骤详解
打开电脑开始菜单,进入Windows Defender安全中心,找到病毒与威胁防护设置,关闭实时保护开关,即可关闭微软杀毒软件。1、 开启安全防护中心2、 点击电脑开始按钮,在弹出菜单的选项里,找到并打开Windows Defender安全中心。3、 点击病毒和威胁防护4、 在Windows安全中心
-
王君正对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出批示
王君正对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出批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刘江出席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并讲话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对全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出批示。王君正指出,多年来,全区各级党委和政法部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