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温助长肠道隐患
本报讯 记者姜晓菲报道 随着盛夏来临,清凉爽口的冰淇淋、冰镇饮料和凉拌美食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这份夏日惬意的背后,肠道正面临重重考验。北部战区总医院内窥镜科杨卓主任透露,近期门诊因腹泻、腹痛就诊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夏季已然进入肠道疾病高发期。
夏季肠道脆弱与环境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杨卓主任指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提供了绝佳的繁殖环境,使得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街边摊的不洁小吃、未洗净的瓜果,以及生鱼片、半熟蛋等生冷食物,都暗藏健康隐患。同时,过度食用冰饮会导致胃肠血管急剧收缩,影响正常消化功能;频繁穿梭于空调房与高温室外,腹部受凉也易引发肠道不适。此外,夏季人体出汗多,若补水不足或睡眠质量欠佳,还会削弱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免疫力。
夏季高发的肠道问题中,感染性腹泻最为常见。食用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腹泻,并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此外,暴饮暴食、冷热食物交替进食,极易引发消化不良,导致腹胀、嗳气。而抗生素滥用、饮食结构单一等问题,则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造成便秘或腹泻。
如何科学守护肠道健康?杨卓主任建议,饮食上务必保证食物充分加热,严格做到生熟分开,瓜果彻底洗净,隔夜饭菜加热透;生活习惯上,空调房内注意腹部保暖,冰饮少量慢饮,晨起一杯温水调节肠胃,适当食用姜、蒜等天然抗菌食材。日常可多摄入酸奶、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搭配燕麦、香蕉等益生元食品调节肠道微生态;腹泻后及时止泻,并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同时,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正午外出,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也至关重要。
杨卓主任提醒,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若出现腹泻持续超2天、便血、严重脱水,或伴有高热、剧烈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40岁以上人群及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若出现持续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异常,应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防患于未然。
-
云南一老人被眼镜王蛇咬伤,家属拖着两米多长的“凶手”冲进了医院!
夏季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也是蛇咬伤事件的高发期。近日,云南一老人不幸被剧毒眼镜王蛇咬伤,经过全力抢救,老人在12小时内脱离危险。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医生快速识别蛇种、匹配抗蛇毒血清,他的家属在老人就诊时拖着两米多长的“凶手”冲进医院,当时这条蛇甚至还在扭动。带蛇就医是“必选项”吗?被蛇咬伤后该怎么办
-
这一新型抗菌药物开出济南首日处方 开启多重耐药感染治疗新格局
大众网记者 孙淼 济南报道“抗菌药物耐药(AMR)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之一。长期滥用、错误使用抗生素,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包括微生物耐药在内的严重危害。该问题也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果抗生素耐药性持续上升,即使轻微感染也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严重感染则可能无法治疗,许多常规医疗
-
男子被毒蛇咬伤拦车自救?当事人讲述:当时可能把手指直接伸向了蛇嘴里
日前,一段“男子采蘑菇被毒蛇咬伤后拦车自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8月18日上午,当事男子王先生接受采访,还原了被蛇咬伤及自救的全过程。王先生称,之所以被咬伤,并不是采蘑菇,而是采蘑菇途中发现一处疑似被挖过的乌灵参洞,他一时兴起,伸手去掏乌灵参时被蛇咬伤了。被咬伤后,王先生先后采取了绑扎手臂,咨询
-
司美格鲁肽抢先拿下重磅适应证 获FDA批准用于治疗脂肪性肝炎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官红8月1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Wegovy)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获FDA批准,用于结合减少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治疗伴有中晚期肝纤维化(F2期或F3期)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MASH一直是GLP-1制剂争夺的重要适应证。CIC灼
-
陕中二附院慧眼护士勇挡“医托” 患者致信彰显医患真情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收到一封来自延安黄龙的感谢信,字字句句饱含深情。特别的是,这位患者从未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过,也没有任何亲属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过。到底是怎样特殊的缘分和故事,让这位患者不远千里也要寄来一封感谢信呢?感谢信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