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农忙尽显“科技范儿” 智能设备助力春耕备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0:15:00    

农忙正当时,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助力春季农业生产。

东北春耕备耕全面展开。今年,辽宁力保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30万亩。在彰武,“麦豆两茬、粮油轮作”的头茬小麦陆续开播。农户们正对播完的小麦喷施液体地膜提温保墒。液体地膜可以阻止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水、增温的效果,自动降解后还能为作物提供养分。在黑龙江兴凯湖农场的育秧棚里,一台台电动推土、覆土机在棚内穿梭,仅需一键启动、遥控操作便可完成自动化覆土作业。

南方早稻插秧有序推进。 在广西北流,现代化的插秧机来回忙碌,今年,北流持续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推广高产杂交稻品种,将农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提高粮食产量。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近两成。今年,广东投入50多万台套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助力春耕。在揭阳,当地利用多光谱航测无人机智能设备,对水稻生长进行实时科学监测。

种粮大户 梁名创:利用这项技术能够迅速分析农田作物生长状况,还能生成植被肥料技术图,配合水稻三控技术一起使用,能够做到减少肥料使用,节本增效。

冬小麦春管进入关键期,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期。在沧州东光县,自走式喷灌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精准控制喷水量和灌溉范围,实现节水、节能。在甘肃陇西,小麦灌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管理平台,让管理更精细。

相关文章
  1. 看科学家如何在水熊虫上雕“花”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本报杭州5月8日电(记者刘习、陆健)“这些微小的‘文身’展现了超高精度的纳米加工技术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或将开启纳米级医疗设备甚至活体微型机器人的新时代。”近日,《自然》《科学》《发现》等37家海外科学媒体集中报道西湖大学将冰刻技术首次应用于活体水熊虫表面精准微纳加工相关成果

    0 2025-05-09 05:39:00

  2. 人民网评:粮油生产开局稳 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蒋 萌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我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二成,进度同比略快。今年粮油生产开局较好。夏收粮油是全年粮油生产的首仗,首仗胜利关乎全局。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

    0 2025-05-08 16:34:00

  3. 【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 奋斗成就未来】匠心筑梦电光为笔 绘就锦世华章 ——记全国劳动模范 郑雄国

    在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电流涌动。在这繁忙的工业交响中,有一个身影穿梭于仪表盘与控制柜之间,以匠心为笔,以电光为墨,书写着属于化工行业的创新篇章。他,就是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仪表电气部部长、副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郑雄国。郑雄国,自2000年进入锦世化工工作,他便

    0 2025-05-05 17:01:00

  4. 莱山区南村暖心举措迎“五一”, 免费停车助力畅游植物园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于丰源)“五一”假期热度持续攀升,位于莱山区的烟台植物园迎来客流高峰!作为国家3A级景区,园内繁花竞放、生机盎然,处处洋溢着蓬勃的春日气息。“五一”假期首日,入园游客便突破2.5万人次,旺盛的人气也让植物园规划的500余个停车位快速饱和,停车

    0 2025-05-03 10:15:00

  5. 张北柔直工程“虚拟实验室”启用

    【来源:河北新闻网】智能化模拟复杂工况,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张北柔直工程“虚拟实验室”启用河北日报讯(潘文静、王庆滨)4月29日10时,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数字模型”首次在仿真环境中完成四端组网测试,标志着该工程“虚拟实验室”正式启用。在张北柔直工程“虚拟实验室”,技术人员无需依赖物理设备和实际电网,

    0 2025-04-30 0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