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人间有爱——缅甸地震救援手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25:00    

当地时间3月28日12时50分许,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缅甸实施国际救援。按照统一部署,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灾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中国救援队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  

3月29日,中国救援队在北京集结准备出发。

当天半夜接到通知,29日清晨,我已整装待发:携带着采访设备、随身药物和简单的衣服加起来近50斤的行李迅速赶往机场。29日上午,我与救援队员乘上同一班飞机前往缅甸。这是我首次出国参加地震报道。

这几天,我全程参与了中国救援队在缅甸地震灾区的地震救援报道工作。五天里,我见证了中国救援队的专业与坚韧、缅甸民众的坚强与期待。

飞机起飞前,我听到旁边有人在轻声说话,转头看过去,原来是中国救援队队员崔飞乐在起飞前用手机与儿子告别:“你知道爸爸要去干嘛吗?”“去救人!”“你知道爸爸要去哪里吗?”“缅甸!”

3月29日下午,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受地震影响,曼德勒省周边机场不具备大型客机起降条件。为了尽可能多地争取震后“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中国救援队当即决定在大巴上过夜,连夜奔赴灾区。

道路阻断、信号不通、环境复杂,重重困难缠绊着队伍前进的脚步,60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20多个小时……

3月29日,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过了这座桥就是曼德勒市了。”随着向导的指引望去,道路旁的残垣断壁逐渐增多。坍塌的寺庙、受损的学校……这些平时人员密集的场所现在空空荡荡,高层建筑表面出现了骇人的裂痕。

30日下午17时左右,我们抵达受灾严重的缅甸曼德勒市。

有150多万人口的曼德勒市,距震中不到20公里,是离震中最近的大城市,也是这次救援的重点。

车一停稳,中国救援队迅速派出一支16人的突击小队前往现场踏勘。

位于曼德勒市区的天空公寓是三栋11层的公寓楼群,其中两座完全坍塌,另一座楼体5层以下发生坐沉垮塌。3月30日上午,当地救援人员在废墟上探测到还有幸存者。中方救援队随即加入,与缅方一道开展工作,分批次进入废墟试图营救幸存者,展开了多轮搜救。

当地时间4月1日上午,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再次来到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开展联合搜救。

当地时间4月1日上午,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再次来到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开展联合搜救(无人机照片)。

当地时间4月1日上午,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再次来到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开展联合搜救(无人机照片)。

我到达长城饭店时,已是半夜。这栋七层的大楼从二层处断裂倒塌,钢筋和管道错综交织。我们的搜救队员使用“蛇眼”生命探测仪搜索到一名幸存者,多方勘测表明生命体征完好。

勘探、协商、破拆……从当地时间3月30日19时30分开始,中国救援队一刻不停,同现场其他救援力量展开联合营救。

3月30日,在缅甸曼德勒,中国救援队队员(左)在长城饭店开展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5小时后,裂缝深处传来救援人员的消息:“人马上出来了,女性,还活着!”

当地时间3月31日0时40分,一名被困60余小时的女性被成功救出。

当担架抬出废墟的那一刻,等待在现场的很多当地民众鼓起掌来。我高举相机,记录下这一瞬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所有的辛苦与无眠都值得!

当地时间3月31日零时40分,中国救援队经过5个多小时紧张救援,在缅甸曼德勒成功救出一名女性幸存者。

连日来,中方救援队已在缅甸曼德勒市区天空公寓开展多轮搜救,一对缅甸父母寻找着5岁的女儿欣欣。当地时间4月1日,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再次到这里搜救,我也记录下这对父母的焦急与大家共同的期盼。

这是4月1日在缅甸曼德勒航拍的天空公寓形成的叠饼式坍塌(无人机照片)。

4月1日,在缅甸曼德勒,欣欣妈妈在祈祷。

一边拍摄着中国救援队在天空公寓的废墟上搜寻,我也一边在心中默默地为欣欣祈祷、呼唤: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找到你!

4月1日,在缅甸曼德勒,中国救援队和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联合搜救一个名叫欣欣的女孩。

老人、孕妇、女童获救的好消息不时传来,给大家带来些许安慰。而更令我动容的,是曼德勒街头的日常一幕。

3月底4月初的曼德勒,白天气温接近40摄氏度,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蚊虫肆虐。夜幕降临后,在街头避难的人们或是搭起蚊帐,或是就地铺上凉席而坐。人们围坐一圈,吃着面包,就着瓶装水,脸上满是疲惫,却也露出一丝安宁。

3月31日,在缅甸曼德勒,人们在蚊帐里打蚊虫。

一名年轻的母亲陪着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路边凉席上,拿着电蚊拍为孩子驱赶蚊虫。小男孩安心地坐着,全神贯注地摆弄手上的物品。

这是曼德勒街头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也是灾难后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灾难总会过去,生活一直继续。

3月31日清晨,缅甸曼德勒的部分居民在一处草坪上避险。

在地震灾区多日,有天早上我乘坐箱货车从营地出发时,一名陌生的大姐过来握住了我的手,红着眼眶不住地说:“谢谢你们。”我更深地领悟到救援行动的意义——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人间有爱,并继续将爱传递。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
  1. 肯尼亚学者:全球南方需要中国,中国属于全球南方

    新华社内罗毕7月6日电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阿德希尔·卡文斯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与全球南方伙伴的合作强调平等与共同繁荣,赢得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广泛信任;中国与全球南方伙伴的合作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球南方的未来需要中国的参与。“与西方强国常附加条件的援助及合作模式不同,中国外

    0 2025-07-06 08:54:00

  2. 电影的夏天!这份光影邀约请查收→

    7月3日由中国国家电影局、重庆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市永川区开幕电影节期间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48部优秀影片将集中展映为影迷们奉上一场光影盛宴这个夏天中国电影市场同样热闹非凡超90部类型多样、题材多元的影片在暑期档轮番登场点亮银幕《东极岛》《恶意》《捕风追影》《聊斋:兰若寺》

    0 2025-07-05 11:41:00

  3. 取代日本,“中国成首选”!

    “中国6月取代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旅游目的地。”《新加坡商业评论》2日报道称,区域性金融科技初创公司YouTrip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中国旅游经济实惠且在文化、美食和零售体验方面魅力日益增强,今年6月,前往中国的新加坡游客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激增58%。报道称,整体而言,超过80%的新加坡人倾

    0 2025-07-04 09:32:00

  4. 美媒:美国将在“大而美”的能源“倒车”中落后于中国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负责人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及支出法案,并提交众议院。该法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削减清洁能源支出。对此,《纽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主导”议程下,美国正在放弃可再生能源,加倍使用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也

    0 2025-07-02 20:24:00

  5. 朱琳一轮游,郑钦文回应失利:我没有找到赢球的方法

    北京时间7月2日凌晨,在2025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女单首轮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琳以3比6、2比6不敌俄罗斯选手库德梅托娃,无缘晋级第二轮。如此一来,今年参加温网的五位中国金花,仅剩王欣瑜一人晋级第二轮。朱琳在比赛中 图/视觉中国 首个比赛日袁悦、张帅相继出局。第二个比赛日郑钦文、朱琳连续失利,只剩

    0 2025-07-02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