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汽车供应链优势“溢出效应”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本土汽车品牌快速崛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本土品牌汽车的数量明显增长,整车企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企推出新车型的速度比以往更快,汽车销售正在由传统的4S店模式转向直营模式,汽车开始像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那样走进商场展厅。
汽车是现代经济中高复杂度工业品的典型代表,除了需要优秀的整车企业负责整体设计、产业链组织协作、生产组装,也离不开各类零部件企业的支撑配合。如果没有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本土整车品牌的崛起就不可能出现。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加速演化升级的特点。
行业快速成长。汽车产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本土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有效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加速成长。这既表现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的扩张上,也表现为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各类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历练和成长,在动力电池、汽车玻璃、电子控制系统等多个细分市场出现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这些企业的脱颖而出,一方面带动我国逐步向全球汽车价值链上游的高复杂度、高价值环节攀升,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增强了产业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技术与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大潮的带动下,汽车的价值含量正在零部件之间发生转移,最集中地体现为由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件”转向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新三大件”。硬件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在动力电池领域形成了巨大优势,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做到了全球领先。在大屏中控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智能座舱领域,相关企业以极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快速更新迭代,不断丰富产品线,改善消费者驾驶体验。软件方面,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智能驾驶领域能够做到多条技术路线探索并进,摊薄试错成本。
深度参与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在保持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一批企业开始尝试通过绿地投资或兼并收购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更深度地参与国际竞争。在比亚迪、吉利、宝马、特斯拉等国内外整车企业的带动下,一批在国内市场得到历练和验证的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到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地投资建厂,更紧密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深耕国际市场。
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优势和竞争力还可能溢出到汽车产业之外。例如,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人工智能终端,未来很可能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最重要的人工智能硬件载体。人形机器人同样包含感知、决策、执行、动力等环节,具有与智能电动汽车类似的技术架构,在工业工程和产业组织方式上与汽车产业存在诸多类似之处,汽车产业供应链很大一部分未来可以直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产业。可以预见,在日趋成熟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基础上,我国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逐步演化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配套和生产制造能力。一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将因为嵌入新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而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冯煦明)
-
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不仅使科技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活水”的精准滴灌,也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硬科技”红利创造了机会。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六年后,科创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其中超八成
-
服务国产汽车出口 哈铁运效“提速”一倍
7月19日11时28分,编组34辆、装载272台商品汽车的40861次货物列车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湖路火车站缓缓驶出,这批商品汽车最终将抵达天津市塘沽站,再换乘轮渡出口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家。这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保障国产商品汽车运输开行的特货专列,今年以来,铁路部
-
钉钉第三次转向
“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
-
大增318%,中资券商忙起来了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迎来热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2,5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598亿港元大幅上升318%。显著的活跃态势,吸引着企业加速布局港股市场。其中不乏A股上市企业,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40余家行业龙头企
-
第一、第二、前三……蓄势赋能!“硬核”成绩单折射经济活力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年我国“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消费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凸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