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名片!苏州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7月24日,正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传来喜讯。苏州正式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成为全球第三批、中国9个新晋成员之一,也是江苏省此次唯一入选城市。

这是继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苏州斩获的又一国际荣誉,标志着这座千年古城在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传承上的双重成就。

“国际湿地城市”
“国际湿地城市”是对一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嘉奖。其评选标准严苛,需由各国政府提名,再经《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咨询委员会批准。该认证旨在鼓励更多地方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保护湿地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苏州凭何入选?
•若论资源禀赋,苏州堪称“天赋型选手”:
苏州拥有400多个湖泊、2万多条河流,158公里长江岸线,82公里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以及3/4的太湖水域。全市湿地总面积3190平方公里,约占全域面积的40%,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长在湿地上的城市。

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和环境挑战,苏州在湿地保护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探索:
制度建设方面,苏州出台江苏省首个地方性湿地保护法规《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并首创湿地生态补偿政策,每年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对204个重要湿地周边的行政村进行生态补偿,15年来累计补偿资金已超14亿元。
生态监测与修复领域,苏州创新设立“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的考评体系,将鸟类多样性作为反映湿地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湿地科普教育活动。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苏州于2022年全面启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连续三年将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市锚定打造“城市、人与湿地和美共享”典范的目标:
认定省市级重要湿地103个,建成湿地公园21个,划定湿地保护小区133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处,湿地保护率从2010年的8%提升至今年的72.8%,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全市野生鸟类近十年增加100余种,现达418种。
17块湿地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水禽数量标准,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苏报融媒记者 张健/摄
2023年10月,国家林草局专家组评估认定苏州创建工作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4月,国家林草局正式向《湿地公约》组织推荐苏州;2025年1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宣布全球城市申请认证结果,苏州榜上有名;2025年3月,国家林草局印发通知,明确苏州通过认证。在此次缔约方大会上,苏州市代表团以《湿地城市的“苏州路径”》为题,分享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相宜的实践,受到全球关注。
(来源:苏州日报 苏州园林官微)
-
人民日报关注|这里的新学期,从生态文明讲起
编者按:新学期伊始,生态文明怎么讲?小学生领到新教材、走进科普馆,还能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大学生上好专业课、到野外观测,积累知识的同时,生态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堂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不仅把一颗颗绿色种子播撒进学生心中,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活的重要途径。《人民日报》2025
-
中旅国际收购万科旗下吉林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及北京万冰雪公司
据中国旅游集团官网披露,8月26日,中旅国际联合中旅资本、吉林省旅控集团收购万科集团旗下吉林省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及北京万冰雪体育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这是中旅国际收购的第一个大型滑雪场项目,也是其落实国家战略,发展冰雪经济、推动文旅产业振兴东北的重大举措。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凡
-
佛山南海大沥再添产业新引擎,智尚国际云谷产业园一期封顶 招商中心开放
8月27日上午,位于佛山南海大沥镇的“盛世腾飞·智尚国际云谷”产业园(以下简称“智尚国际云谷产业园”)举行一期封顶暨招商中心开放仪式。佛山市及南海区相关领导嘉宾、行业代表及首批意向入驻企业代表近百位嘉宾齐聚,共同见证项目投入运营的重要时刻。南海大沥再添产业新引擎 首批企业签约入驻 致力打造湾区一流产
-
大城之治|智慧之城:从“渝小智”到治理中心 “1361”数字底座筑牢幸福城
前不久,渝中区市民孙先生准备购房,想了解公积金情况,通过“渝快办”中的“渝小智”智能体,不到一分钟就查询到所需信息。“有了‘渝快办’,不用去办事大厅,太方便了。”孙先生表示。为了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城市高品质服务,重庆正通过全面迭代“一网通办”的“渝快办”,推动人工智能融入老百姓“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各
-
以赛为媒开启城西文体新模式
连续两日,城西区承办了2025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青海西宁站),8月24日群众赛在西宁火烧沟公园热力开跑,标志着又一项全国性赛事在城西区圆满举办。本次大赛将定向运动的竞技魅力与西宁的自然生态、人文底蕴深度融合,为专业选手与大众爱好者打造了一场“在运动中赏景,在赏景中竞技”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