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90后农二代的田园梦:打造繁华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7:32:00    

作为一个海归女性“农二代”,90后的沈燕燕怀揣着对农业的憧憬回到故乡嘉定,与父亲一同打理着位于上海嘉定的沥江生态园。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她以匠心守护农产品品质,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发展。挖春笋、挤牛奶、赏花打卡……如今沈燕燕是身兼多项荣誉的“新农人”,她正以实际行动努力将一个1035亩的农场,打造成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沈燕燕在沥江生态园。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建立一套属于农场自身的标准化体系

2017年,学成归国的沈燕燕从父亲手中接棒参与沥江生态园的部分管理职责,那时,沈燕燕被问及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要来做农业?”“想在这行做些什么呢?”

沈燕燕说,她在留学期间特别关注国外农业的发展情况,她深刻体会到了信任对农业的重要。这份对农产品的信任不仅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农业发展的基石。“我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生态农场,让消费者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优质农产品全部的产出过程,让彼此之间的信任体系更好地建立起来。”

为了践行这份初心和目标,沈燕燕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一套属于农场自身的标准化体系,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从源头保证其品质。她的努力不仅使园区通过了上海市蔬菜标准园和水果标准园的验收,还荣获了“上海市标准化示范单位”的称号。

同时,沈燕燕还致力于培育具有本土历史文化传承的特色农产品。例如,深受嘉定市民喜爱的白蚕豆,曾一度落没,她和各方专家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恢复并提早上市了本土白蚕豆,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由于农场养殖了全国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梅山猪”,沈燕燕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佩奇姐姐”,2023年她还获得了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的称号。

沈燕燕工作照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

单单把握住农产品的质量还不够,沈燕燕深知,现代消费者对于农业的期待早已不再局限于农产品本身,而是希望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情感共鸣。

沈燕燕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农业与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我想把农场做成一个开放、直观的地方,种养殖过程公开透明,大家来我这里观光,与大自然和动物们亲密接触,心情变得舒畅,不用生硬地宣传和灌输,也能自然而然地来购买我的农产品,同时获得良好的购买体验。因为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好,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沈燕燕说,她最想做的,就是促成这场农业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沥江生态园地处嘉定区的腹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沈燕燕以此为依托,大力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具体的措施有通过“挤牛奶”活动推广生态鲜奶;通过极具人气的“挖笋大战”来销售高品质的竹笋等等。这些措施不仅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体验”的转变,促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销售模式,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沈燕燕也完成了跨界融合发展,通过农业旅游促进农产品销售,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

每年,园区都会定期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春季举办的“三花节”,更是成为了沥江生态园的“流量密码”。游客们来此赏花、拍照打卡,参与“挖笋大战”和“挤牛奶”等趣味亲子活动,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与欢乐。

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样不可忽视。沥江生态园的招牌菜“沥江白切肉”连续多年荣获市级十大经典农家菜品的殊荣,沈燕燕认为,真材实料的“土味”农家菜既是生态园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园区不变的核心竞争力。

沈燕燕工作照

打造公益电商平台

2020年,沈燕燕带领一支90后年轻团队建设和运营的“我嘉生鲜”电商平台,集合了众多地产优质特色农产品入驻。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我嘉生鲜”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组织小农户进行规模化销售,帮助他们克服了产销对接的难题。将嘉定“三白”(白米、白蒜、白瓜)、黄渡番茄、外冈大米等嘉定本地的优质特色地产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搬上本地市民的餐桌。2022年度,“我嘉生鲜”平台销售8万余份农产品订单,销售额超过700万元。

“乡村是大有可为的创业热土,农业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沈燕燕说,她的个人愿景是将生态园努力打造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实现“百年农场”的梦想,她更希望能有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出一份力量。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相关文章
  1. 让企业创新提速,上海专利预审让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缩短至3个月

    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企业代表介绍专利预审服务。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8月21日,上海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月”活动举行。澎湃新闻记者随企业代表和市民代表走进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黄浦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了解上海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现状和专利预审等惠企政策服务,同时体

    0 2025-08-22 09:27:00

  2. 90后农二代的田园梦:打造繁华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作为一个海归女性“农二代”,90后的沈燕燕怀揣着对农业的憧憬回到故乡嘉定,与父亲一同打理着位于上海嘉定的沥江生态园。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她以匠心守护农产品品质,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转型发展。挖春笋、挤牛奶、赏花打卡……如今沈燕燕是身兼多项荣誉的“新农人”,她正以实际行动努力

    0 2025-08-11 07:32:00

  3. 40余名商业健身场馆从业人员学习急救知识,上海举办2025年救护员(初级)专场培训

    【来源:劳动观察】日前,一场聚焦生命救护能力提升的专项公益培训——2025年救护员(初级)专场培训,在杨浦运动健康中心拉开帷幕,吸引了40余名服务于商业体育健身场馆的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旨在全面强化体育服务场景中的应急救护能力。作为保障会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CPR急救技能是专业教练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

    0 2025-07-14 13:47:00

  4. 苏浙沪皖互通便民措施再升级 人才引进落户审核实现秒通过

    人才引进落户审核实现秒通过、长三角地区高速路将实现路网协同排堵,6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便民业务互通再次升级,基本实现一次办,自2024年至今,已推出15个便民惠企实事项目。上海警方通报苏浙沪皖互通便民

    0 2025-06-26 15:36:00

  5. 省媒关注丨从“生态考题”到“振兴答卷”——兰州市七里河区绿色循环农业的破局之道

    在生态脆弱与发展需求并存的西北地区,绿色循环农业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必然选择,更是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钥匙。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实践印证:当“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不再是单选题,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为共生命题,“金城(兰州)方案”正为广袤西部勾勒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乡村发展之路。七里

    0 2025-06-11 14: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