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六大维度破译深圳龙岗“All in 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8:1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实习生林绮蓓 深圳报道

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礼文堂内,一场以“AI龙岗·机遇未来”为主题的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大会拉开帷幕。

会上,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余锡权宣布实施All in AI战略,并揭牌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机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简称:人机署),发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人才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这一系列重磅政策发布,勾勒出龙岗AI产业升级蓝图。

三年内,龙岗区将拿出百亿政府订单作为“科技篇”,面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开放,以市场化方式为企业的AI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提供真金白银的订单支持。

本次大会,龙岗区还面向全球发布招引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20名特聘岗位人才,其中特设1名首席技术官(CTO),负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领域的技术规划、产业发展、生态构建等工作。

记者综合会上发布的信息及相关政策,从六大维度梳理出龙岗如何All in AI。综合来看,“All in AI”战略是一项系统性、前瞻性的人工智能产业升级规划,其核心是通过顶层设计、机制创新、生态构建、全球链接等多维发力,打出“人才+技术+场景+订单+资金”组合拳,借着这一战略,龙岗有望从“制造大区”向“AI强区”的系统性跨越,锚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核心增长极与全球AI产业生态重要枢纽目标。

顶层设计:政策“组合拳”构建AI发展新范式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龙岗区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可谓“步步为营”。

此次大会上,《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简称:《计划》)《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两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龙岗AI产业进入系统性推进阶段。

根据规划,到2027年,龙岗区将实现AI技术在80%以上重点行业深度应用,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清晰:一方面通过硬件、算法、算力、数据、场景、生态六大核心要素的供给侧改革推动AI产业化,另一方面以AI技术深度赋能重点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加速产业AI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龙岗区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布局颇具前瞻性。

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的区域,龙岗计划通过机器人剧场、示范街区等标志性项目,推动超1000台机器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落地,构建“人-机-城”共生的未来城市范式。

机制破局:全国首个AI机器人专属机构诞生

“任何技术和产业发展都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稳定的政策,陪伴大家一起走过发展周期,以机构、政策的确定性对冲技术、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余锡权表示。

大会现场,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揭牌,这是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的里程碑时刻。这个全国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府直属机构,被业界视为龙岗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突破。

该署负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统筹规划、生态建设、企业服务、场景推广等职责,旨在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者、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者、企业成长的全周期服务者、开放合作的积极促进者、政策实施和行业规范的有力保障者。

“传统产业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AI产业的快速迭代需求。”该署将突破传统部门职能边界,以“核心引领者+创新资源整合者+全周期服务者+合作促进者”的定位,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搭建生态体系、推动场景落地。

其核心职能包括:组织实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语料、算力、模型、空间、金融等人工智能发展要素资源服务供给;负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招商引资、企业服务。

更具创新性的是,该署同步启动全球人才招募计划,面向全球招聘20名特聘岗位人才,其中首席技术官(CTO)将直接参与技术路线规划与生态构建。这种“市场化用人机制+专业化管理”的模式,体现了龙岗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大胆尝试。

生态筑基:从“全产业链”到“全要素支撑”

龙岗AI产业的底气,源于其多年培育的产业生态。

数据显示,当前龙岗已集聚华为、云天励飞等全产业链企业350余家,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达40.52亿元,增速6.5%。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在基础层,依托昇腾芯片等自主可控技术,龙岗已建立全球领先的算力优势,未来还将加速硬件国产化;技术层拥有盘古大模型、“云天飞书”等国内顶尖通用大模型;应用层则在医疗、教育、城市治理等领域形成丰富场景。

这种生态优势的构建,离不开龙岗的“全要素支撑战略”。龙岗算力业务平台公司湾东智算现有自建算力2000P,年底可建成万P算力资源池。

《计划》中提出,未来三年实现可调度社会智算资源40000P以上,建设10000P在线算力中心。另一方面,龙岗同样提出加速算法生态构建和数据要素应用供给,人工智能三大关键基础要素均有涉及。

在资本助力方面,龙岗提出,用足用好区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高德云图基金等区内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企业成长与场景应用。

在产业空间方面,龙岗推动“楼宇园区+算力设施+科研机构+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打造AI产业总部基地和低成本创新孵化器,加快创投模力谷等园区建设。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篇”计划的实施。未来三年,龙岗将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投入100亿元订单,推动AI技术在医院、学校、市政工程等领域的深度应用。2025年拟建设的30个重大项目中,“科技篇”规模预计达20亿元,涉及绿色环保材料、医疗设备、监测系统等70余项技术产品。这种“政府订单牵引+场景反哺技术”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验证机会。

全球链接:开放式创新生态的构建路径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龙岗区选择以开放姿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大会发布的全球招募计划包括,面向全球招聘兼具AI技术与教育经验的AI校长、人机署CTO等高端人才,招募机器人街区和剧院全球运营合作伙伴。

其中,机器人街区通过搭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协同-数据反哺”的全链条生态系统,打造集科研、展演、商业于一体的机器人城市名片;

在AI生态合作方面,龙岗区联合CSDN构建AI智能体开源社区,助力大模型企业向智能体转型;积极举办第二届AI视觉创意大赛“瓦卡奖”,激发全球开发者创新活力。

这种开放式创新策略的背后,是龙岗对AI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AI技术的突破需要全球协作,龙岗通过搭建国际化的资源对接平台,正在形成的良性循环。

青年力量:全周期人才政策培育创新沃土

面对AI产业的人才争夺战,龙岗区推出“青年人才支持政策20条”,从“优惠试用、优享生活、优岗就业、优质创业”四个维度构建支持体系: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重点高校本科、硕士毕业生,分别给予最高3万元、5万元落户补贴;面向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遴选优质企业,给予自主推荐人才和优秀人才每人5万、10万元奖励;建立青年人才创业项目库,对优质项目提供“项目+人才”一揽子支持,最高价值2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资源,持续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同时,借助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吸引全球顶尖人才集聚。“AI 2048实习生计划”“星河world人工智能‘零租’空间”等举措也为青年人才和初创团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展望:从“产业高地”到“城市典范”

站在新的起点,龙岗区已绘就清晰的发展蓝图: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球AI技术在龙岗区80%以上重点行业深度应用,建成一个国家级AI开源社区,形成全球开发者协同创新生态,落地100个全域全时智能应用标杆项目,覆盖生产、生活、治理全场景,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龙岗的目标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重要枢纽,奋力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

正如余锡权所言,“我们要全力打造‘零门槛的试验场、无上限的梦想城’,让每一行代码都能在龙岗获得生长的土壤,每一个算法都能在龙岗找到绽放的舞台,每一个场景都能承载住创新的火种。”

从“制造大区”向“AI强区”的转型之路上,龙岗区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答卷。通过政策创新、生态构建、场景开放、全球链接的多维发力,这里不仅孕育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新物种,更在探索未来城市的全新可能。当AI技术深度融入城市肌理,龙岗的实践或许将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一份独具特色的“参考答案”。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1. 人大代表走进北武院:AI赋能城市治理 科技创新文明传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青)5月20日上午,武汉市武昌区人大杨园街道工委和武汉市武昌区人大粮道街道工委联合组织区人大代表前往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文明一万年”场馆,深入了解其在智慧城市、数字文化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代表调研北

    0 2025-05-21 18:45:00

  2. 六大维度破译深圳龙岗“All in AI”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实习生林绮蓓 深圳报道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礼文堂内,一场以“AI龙岗·机遇未来”为主题的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大会拉开帷幕。会上,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余锡权宣布实施All in AI战略,并揭牌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机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简称:人机

    0 2025-05-21 18:19:00

  3. 小微公园,助力城市生态治理(延伸阅读)

    清晨6点,宁夏银川西夏区江南小区西北侧的小微公园已热闹起来。退休教师李淑兰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出门5分钟就能健身,从公园里的科普橱窗还能学到养生知识,真是太方便了!”这样的转变,正是银川开展小微公园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银川市持续推进小微公园建设,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将闲置空地、边角地改造

    0 2025-05-21 18:03:00

  4. 豫道携一线潮牌表白爆火,息县酸辣粉产业这样“双向奔赴”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 文 马腾飞 摄影 王琳琳 剪辑】5月20日晚,郑州花园路万达坊户外广场上,“一线潮牌 表白河南”暨河南首届520时尚消费节活动正在举行。活动由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主办,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道农业)、好想你、郑州大展红旗等联合主办。活动现

    0 2025-05-21 12:07:00

  5. 学习强国︱区县新闻 | 兰州市永登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特色产业新高地

    作者:葛强 贾柠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兰州市永登县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聚焦强科技行动目标,通过搭建转化平台、培育经营主体、强化企业创新、构建金融生态等系统性工程,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永登县大同镇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永登县立足高原夏菜

    0 2025-05-21 08: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