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乐制药:“双轮”驱动打造行业标杆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孙伟民
10日,记者来到“中国刺五加名城”虎林市,探访坐落在迎春镇八五四农场工业区内的黑龙江全乐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乐制药)。成立不到5年的全乐制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中药现代化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成为我省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范。全乐制药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虎林市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当地一家药企,成立了黑龙江全乐制药有限公司,这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院士经济+研发创新”双轮驱动模式,在短短4年多时间成长为刺五加全产业链发展的行业标杆。公司董事长李忠立表示,在现代大健康形势下,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凸显。刺五加在改善睡眠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在抗疲劳、提高免疫力上效果显著。虎林野生刺五加覆盖面积76万亩,蕴藏量居全国之首,目前还规划了大量人工培育仿野生刺五加栽植区域。公司在虎林建厂,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在虎林市政府重点扶持下,全乐制药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企业相继建成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领域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与张伯礼、陈凯先、邬堂春等院士团队建立深度合作。2023年至2024年,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逾两亿元,承担包括国家卫健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在内的14项重点课题,其中“刺五加系列产品基础和临床研究”揭榜挂帅项目开创了民营企业主导重大科研攻关的新模式。
科技赋能传统中药焕发新生机。企业运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等现代科研方法,推动刺五加胶囊标准提升项目获省科技创新奖,并开发抗抑郁、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等新适应症。其独创的“调神治癌”方案被纳入国家癌症防治重大专项,正在开展万例级临床验证。通过数字化生产车间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中药固体制剂年产能3000万盒,核心单品市场估值突破20亿元。
作为民营经济生力军,全乐制药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彰显担当。企业联合当地七虎林林场打造5万亩刺五加、五味子野生抚育基地,首创“林场+药企+科研”生态产业化模式,带动1000余户药农增收,为企业后续打造专属北药基地、生产道地药材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今年全乐制药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化医药物流公司,建设陈凯先院士“刺五加创新研究与新药开发院士工作站”实验室。新建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预计将创造200个就业岗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亿元,形成化学药与中药并驾齐驱的产业格局。
“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力争未来3年科技成果转化率突破80%。”李忠立表示,全乐制药正加快推进刺五加GAP认证基地建设,依托院士工作站开展中药新药创制,以“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标准助力黑龙江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
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六周年,不仅使科技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活水”的精准滴灌,也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硬科技”红利创造了机会。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六年后,科创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其中超八成
-
钉钉第三次转向
“飞书多维表格比钉钉领先至少12个月。”今年7月,飞书CEO谢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很久没有一位掌门人如此点名道姓、简单直白地宣称自家产品领先竞争对手。他更是暗讽钉钉的AI功能:“如果你的办公工具主要不是在创作,而是在打卡,那一年的沉淀可能是1000万次的打卡数据,那大概率AI能帮你预测的是,明
-
大增318%,中资券商忙起来了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迎来热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2,5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598亿港元大幅上升318%。显著的活跃态势,吸引着企业加速布局港股市场。其中不乏A股上市企业,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40余家行业龙头企
-
米价上涨日本流行“无厨房食堂”
日本《每日新闻》7月13日文章,原题:成本上涨催生日本“无厨房食堂”风潮 随着米价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挤压日本家庭预算,作为“工作燃料”的午餐开销变得不容小觑。传统企业自营食堂日渐式微之际,新型食堂模式正在悄然兴起。6月初的午间,位于东京都港区的东京之星银行总部5楼食堂里职员络绎不绝。当日午餐提供4种
-
工业设计带动渝企产品销售近7000亿元 这场专项行动为重庆绘制“智造蓝图”支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工业设计是制造业的关键先导节点,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切入点。7月1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主办的“工业设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暨第二届‘重庆设计100’活动”在渝举行。活动以“设计重庆,智造高新”为主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