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华尔街是如何诞生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8:26:00    

文 | 浪潮研究所

一条街,一道墙,如何捆绑全球资本?

你有没有想过,华尔街为什么叫“Wall Street”?Wall,就是一堵墙。为什么一条用“墙”命名的街道,能成为全球资本的神经中枢?这堵墙,当年是用来防御谁的?今天,它又困住了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华尔街诞生之前的黑暗历史里。它是一部关于两种财富观、一套金融工具和一场货币骗局的“美国前传”。

今天,我们就拆掉这堵墙,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一、两种美国梦:躺着数钱 vs 创造系统

故事开始于17世纪,英国人来到北美大陆,创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南方,是以弗吉尼亚为代表的殖民地。他们的成功模式简单粗暴:烟草。在“吸烟有益健康”还是主流医学观点的时代,上瘾的烟草就是硬通货。依靠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赚得盆满钵满,财富一度是北方的十倍。

但这是一种躺在土地上的富裕,其本质是资源开采。它依赖单一作物、绑定单一市场,做的是一锤子买卖。这种模式没有,也不需要催生出任何复杂的商业生态。这是一种“躺着数钱”的模式。

而在寒冷的北方,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移民们面对的是遍地顽石和贫瘠的土地。他们没有单一的爆款产品可以依赖,绝境反而逼出了真正的商业文明。他们必须捕鱼、伐木、造船,然后驾着自己的船,构建起一个复杂的全球贸易网络——也就是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这个过程,催生了海量的金融需求:

•如何分散远洋航行的巨大风险?•如何进行跨地区的货币结算?•如何为下一趟航行有效融资?

资本,再也不能躺在土地里。它必须在账本、契约和信用之间高速运转。他们做的,不是简单的开采财富,而是在“创造一个资本系统”。

二、荷兰人的“大杀器”:现代金融的诞生

有了精神引擎,还需要一套硬件。而这套金融“硬件”的奠基者,是当时世界的金融霸主——荷兰人。

17世纪的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他们的贸易,尤其是前往亚洲的香料贸易,风险极高,周期漫长,一艘船的沉没就可能让一个富商倾家荡产。怎么办?

为了对抗风险和募集天量资本,荷兰人发明了一整套堪称“大杀器”的金融工具,并全部体现在他们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上:

1.股份制:将一次航行的总投资,拆分成无数份小额的“股份”,向全社会募集资金,从王公贵族到普通市民,人人都可以成为股东。风险被无限分散。2.股 票:这些“股份”被做成了可以自由买卖的凭证,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股票。你如果急用钱,不用等船队几年后回来,可以立刻在市场上把股票卖给别人。资本获得了流动性。3.证券交易所:为了方便股票的买卖,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交易场所,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4.保 险:你还可以为你的货物和船只购买保险,将风险进一步转移和锁定。

这套体系,让荷兰人能够撬动整个国家的力量,去进行一场场全球贸易的豪赌。

1664年,当英国人夺取荷兰人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时,他们继承的,不只是一座港口,更是这整套领先世界一个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商业文化。

也就在这时,荷兰总督为了防御印第安人,在当时城市的北边,下令建了一道高高的木栅栏。这条沿着栅栏形成的小路,就被称为“Wall Street”。

三、上帝的CEO:资本主义的精神引擎

跟北方商业文明共同发展繁荣的,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精神引擎——清教徒的商业伦理。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清教徒相信“预定论”,即一个人能否得救,上帝早已注定。这给信徒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焦虑:我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天选之子”?

答案是:在尘世的成功。

每个人都是为上帝管理财富的“临时管家”,上帝给你三头牛,你把它变成三十头牛,你就很棒棒、可以上天堂了。如此,把资本增值当成信仰。

韦伯引用当时清教徒的布道文写道:

“你必须为上帝而劳动致富,但不可为肉体、为罪恶而致富。”

这句话,彻底改变基督教对金钱、对守财、对放贷的反感。

•积累财富,不再是贪婪,而是上帝恩宠的证明。•辛勤工作,不再是苦役,而是荣耀上帝的天职(Calling)。•奢侈享乐,则是对上帝恩典的背叛。韦伯犀利地指出:“虚耗时间是万恶之首”。

于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会像一个CEO一样,疯狂地为他的老板——也就是上帝——工作,拼命地赚钱,然后把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作为资本投入到再生产中,去更宏大地证明上帝的荣光。

最虔诚的信仰,锻造出了表面冷酷自律节省,实则无比贪婪、疯狂渴望增值的资本主义人格。 这,就是华尔街的精神内核,也是资本主义的宗教信仰。

终极骗局:华尔街的第一堂课与百年回响

这道墙,见证了华尔街最核心,也最黑暗的秘密:

最高级的盈利模式,不是创造价值,而是定义和操纵价值。

当时,殖民者和原住民之间,流行一种叫“串珠”(Wampum)的贝壳货币,它就是那个时代的“美元”,是区域硬通货。

一个叫菲利普斯(Frederick Philipse)的荷兰商人,上演了华尔街的“第一桶金”神话。他没有去老老实实做生意换串珠,而是直接控制了“印钞机”。他垄断了制造高级串珠的特定贝壳产地,然后开设工坊,像一家中央银行一样疯狂“印钞”。

当海量的串珠涌入市场,恶性通货膨胀爆发,串珠一夜之间沦为垃圾。然后,菲利普斯就用这些自己印出来的、几乎零成本的“废纸”,换走了印第安人手里真正有价值的皮草和土地。

这个故事,你觉不觉得耳熟?

这不就是今天的剧本吗?

快进400年,当年的“串珠”变成了今天的“美元”,当年的“手工工坊”变成了今天的“美联储”,当年的“增发贝壳”变成了今天的“量化宽松”。

华尔街的手段,百年未变。通过控制全球储备货币的“印钞机”,不断稀释全球的财富,再用这些新鲜出炉的货币,去收购全世界最优质的资产。

一道看不见的墙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最初的问题了。为什么是华尔街?

因为它在一块完美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完美的化学反应:

•它有北方清教徒“为上帝和利润工作”的疯狂精神。•它有荷兰人带来的、为风险和增值而生的现代金融工具。•最后,它从诞生之初,就掌握了那个最核心的秘密:控制规则,操纵价值。

那道物理的木墙早已消失。但一代又一代的金融精英,用更复杂的衍生品、更快的算法、更隐蔽的规则,筑起了一道道新的、看不见的“墙”。这堵墙,定义着全球资本的流向,分割着财富的世界,也囚禁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

华尔街的诞生,不是财富童话,而是一部关于权力、欲望和制度设计的黑暗寓言。

看懂了它的起点,你才能看穿它今天的游戏。

相关文章
  1. 华尔街是如何诞生的?

    文 | 浪潮研究所一条街,一道墙,如何捆绑全球资本?你有没有想过,华尔街为什么叫“Wall Street”?Wall,就是一堵墙。为什么一条用“墙”命名的街道,能成为全球资本的神经中枢?这堵墙,当年是用来防御谁的?今天,它又困住了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华尔街诞生之前的黑暗历史里。它是一部关于两种财

    0 2025-07-11 08:26:00

  2. 匈牙利总理: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经济而非安全问题

    新华社海牙6月25日电(记者王湘江 张兆卿)匈牙利总理欧尔班25日表示,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军事或安全问题,而是在全球贸易中“失去竞争力”。6月25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荷兰海牙出席北约峰会期间对媒体讲话。新华社记者 赵丁喆 摄欧尔班当天在荷兰海牙出席北约峰会期间对媒体说:“真正的威胁不是安全

    0 2025-06-25 20:30:00

  3. 瀚诺资本慧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全球视野引领智能科技投资新时代

    在全球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瀚诺资本慧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英国瀚诺有限公司旗下重要战略布局,正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前瞻性的投资视野,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开疆拓土。依托母公司近二十年全球金融市场深耕经验,慧新智能科技正逐步成长为连接东西方科技投资的重要桥梁。作为英国瀚诺有限公司在亚太

    0 2025-06-23 11:10:00

  4. 义乌严打仿版LABUBU:有商家一天涨10元!偷偷卖,跨境1只赚165元

    LABUBU在全球爆火,但供不应求,相关产品不仅在二手市场出现高溢价,甚至有消费者、二道贩子转而寻求仿制品。6月11-12日,红星资本局走访义乌国际商贸城发现,该地刚经历一轮侵权严打,但仍有商家在悄悄售卖LABUBU的仿制产品。有商家告诉红星资本局,现在供不应求,他们的生产订单已排到半个月后。图说:

    0 2025-06-12 20:01:00

  5. 港股“新消费三姐妹”爆红 折射消费投资逻辑深刻变革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涌现出多个消费类明星企业,其中蜜雪集团、老铺黄金、泡泡玛特被市场称为“新消费三姐妹”,3家公司的市值均超千亿港元,其亮丽的表现也给市场带足了惊喜。3月,港股上市的“雪王”创纪录成为新一代港股冻资王,上市后不到两个月股价翻番;去年上市的老铺黄金3月5日以每股600

    0 2025-05-19 0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