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涌南阳丨良法善治润民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南阳实践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南阳市以聚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为牵引,以安民护民为导向,良法善治为目标,坚持网格化托底,突出“四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以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为支撑,将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为市域社会治理增强底板、提质效,全面提升各类治理资源的聚合力。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持续攀升,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6%以上,连续3年获评“全省法治建设优秀省辖市”。这份社会治理的“南阳答卷”,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

桐柏县以多元化调解机制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图为调解员给当事人讲理释法,化解矛盾。全媒体记者 林晓柯 白洋
党建引领
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常住人口近1000万人、村(社区)约5000个的地域大市,南阳深知基层治理这道“必答题”的分量。面对农村广袤、人口众多、事务繁杂的现实,南阳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在治理末梢激活红色基因,让党旗飘扬成为基层最动人的风景。
“枫杨树下坐一坐,有啥纠纷说一说,干部从中和一和,干戈也能化玉帛。”这则源于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的顺口溜,道出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精髓。该村有一株树龄超400年的枫杨树,一年三季枝繁叶茂,村民茶余饭后常常自发聚集树下拉家常、话农事,并形成习俗。村党支部因势利导,以枫为媒,依靠群众进行基层治理创新,将这里开辟为村民树下说事的“议事厅”、宣讲普法的“大课堂”、化解纠纷的“调解室”,“枫下说事”蔚然成风。
4月8日,记者来到木寨村,在马头砦抗战历史纪念公园旁边,看到了这棵需多个成年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古树虬枝苍劲,树冠如盖,落下近200平方米的树荫。
村中老党员于根阳指着树干斑驳的纹路说:“每一届村‘两委’班子选举,都是在这棵枫杨树的见证下组织开展的,选出全是真抓实干的好干部,没有辜负党和群众的信任。”当年猕猴桃小镇建设遭遇“用地梗阻”,正是这棵枫杨树下的民主协商破局解困。该村作为项目的核心区,需要群众让出部分地块、香菇棚,拆除猪圈、牛圈、鸡舍、厕所等构筑物。为了推进项目实施,村党支部安排党员深入农户做思想工作,并组织群众到枫杨树下开会,陈述建设利弊,描绘美好愿景。最终,经过激烈讨论,全村形成一个声音:“让!拆!挪!”党员率先行动,群众紧跟其后,七昼夜完成腾退搬迁,项目顺利实施。
如今,“有事树下说”已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产业发展议对策,环境整治评优劣,矛盾纠纷求共识……这一切全在树下进行。这株古树既承载着“五好家庭”“美丽庭院”的评选记忆,更孕育出基层治理硕果:2021年该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枫下说事”将党组织嵌入基层治理全链条,形成了“群众提事、党员管事、支部议事、民主定事”的闭环机制。
行走在南阳大地,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故事不断上演。邓州市“小板凳议事会”、西峡“院落议事会”、宛城区“红色物业”联盟……这种以组织力提升治理效能的探索,恰似在广袤田野上编织红色经纬,既筑牢发展根基,更激活治理末梢的“毛细血管”。
“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尤需精耕细作。目前“枫下说事”模式已经入选省级实践案例,南阳18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挂牌。这些实践启示我们,党建引领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要让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治理不是单向管理,而是要实现党群互动的良性循环。让组织活力与群众智慧相融,南阳正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善治的鲜活答卷。
机制创新
解锁矛盾化解新密码
为构建源头防控网络、筑牢社会稳定屏障,我市全面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坚持预防为先、调解为要、法治为基、就地化解的治理原则,构建“风险研判常态化、隐患排查精准化、矛盾化解法治化”体系。在这一进程中,内乡县湍东镇创新实践的“一保五滤”电动车事故纠纷化解机制与精细化网格治理模式,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
3月19日,记者来到湍东镇。作为城乡接合部重镇,湍东镇常住人口超1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达6万人,电动车保有量庞大。镇长李英武坦言:“电动车是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大多数电动车不上保险,一起普通事故就可能拖垮两个家庭。”针对电动车事故多发、赔偿难、调解难等痛点,该镇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一保五滤”工作法,即把保险引入工作机制,构建“滤隐患、滤苗头、滤爆点、滤疑难、滤乱象”五道防线,通过政府引导投保、普法宣传前置、速调速赔托底,实现从事前预防到事后化解的全链条管理。目前全镇电动车投保量21700余辆,接受事故警情信息推送637起,已全部得到有效化解;涉及保险理赔292起,理赔金额30余万元,没有发生一起涉电动车交通事故纠纷诉讼案件。“一保五滤”真正让群众“行得安心、赔得放心”。
中午时分,记者在该镇茶庵村南陈组一个住宅小区门前,遇到两名挂着胸牌的年轻人。其中一名叫宋莹颖的女子告诉记者:“我们是这个区域的专职网格员,前几天小区陈先生与邻居因货物堆放问题产生矛盾,我们给他们做了调解,今天去回访。”记者跟随他们来到陈先生家里。说起纠纷一事,陈先生直竖大拇指:“前段时间我外出不在家,邻居将货物堆放到我另一处住宅的院里。当网络员在入户走访时,我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他们了。没想到,人家真给我解决了。我与邻居都没有碰面,纠纷直接化解了!”
面对复杂的人口结构,湍东镇实施“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精细化治理。全镇划分为451个微网格,其中城区177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实行“定人、定责、定考、定酬”四定管理。网格员宋莹颖的日常工作轨迹,正是该镇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沿街入户走访、调解邻里纠纷、宣传防诈防骗、巡河排查隐患……自去年以来共有12万条人员信息建档、1300余起矛盾就地化解、200余处安全隐患清零。
记者了解到,内乡县深化“网格+”治理效能,组建了134支平安志愿者巡防队,开展夜间治安巡逻。这些由机关干部、退伍军人、热心群众组成的队伍,不仅筑起安全防线,更成为应急救助的先锋。组建以来,他们成功解救12名落水群众,处置238起滋事事件,救助160余名急难群众,如今“志愿红”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温暖力量。
近年来,我市不断理顺市县乡村网格社会治理架构,从湍东镇的治理创新,到全市“五级”体系的全面铺开,南阳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全科网格”网络。5.5万个网格、11.6万名专兼职网格员、无数志愿者,共同编织着基层善治的精密网络。通过矛盾排查、隐患预警、服务代办的“一网统筹”,实现了“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让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既有力度更具温度。这种“预防+调解+法治+自治”的多元共治模式,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平安南阳建设贡献了智慧。
科技赋能
打造数字智治新标杆
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南阳紧扣中央政法委部署和省委要求,以资源整合和平台搭建为双轮驱动,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综治中心实体化、治理要素数字化、决策指挥智能化”三大突破,将科技基因深度融入社会治理肌理,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
3月20日,记者走进桐柏县综治中心。在该中心的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中枢,巨型电子屏上实时跃动着多维数据洪流,全县综治网格的分布图清晰可见。这个社会治理指挥服务平台,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指挥调度、预警处置等功能于一体,可实时调度全县各级综治中心及网格,通过融合地理信息与多维度数据,“一屏观全城”。
桐柏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龙介绍:“近年来,桐柏以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要求,整合了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相关功能,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部门进驻,人社、住建、法学会等17个行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派员常驻,高标准打造一站式‘社会治理超市’。”
在该综治中心接访大厅,一名来自黄岗镇的村民,反映集体林地违规发包并毁坏农业设施的问题。看到这名群众情绪有些激动,接访的领导便安抚其坐下,让工作人员倒来一杯热茶。了解详情并研判后,他当即将案件批转至综治中心土地部门值班的工作人员。当获知3天内就有处理结果时,村民满意而去。
记者了解到,该综治中心采取一窗受理、分流交办、分类调处、调解在先、诉讼断后的方式处置各类社会治理事项,纵向建立“县—乡(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治理链条,横向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同心圆,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群众办理社会治理事项“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成为全县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桥梁纽带、智慧港湾。桐柏县综治中心成立运行以来,全县刑事案件量、诉讼案件量、信访量均呈下降趋势。
数字在线上流动,纠纷在行走中解决。像桐柏县一样,南阳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以数字智治赋能治理的特色路径,努力把智能技术的“关键变量”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增量”。让探头站岗、让鼠标巡逻、让数据跑路……智慧指挥屏上的实时调度,彰显着现代科技赋能治理的强劲动能。
目前,南阳在全省率先部署深度政务大模型,将整合服务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构建“一屏统揽、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共治”的智慧城市大脑,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由“人防人治”向“智防智治”转变。
织密网格强根基,数字赋能提效能。南阳的实践证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对传统经验的否定,而是数字时代的方法论革新。从田间地头的网格员轨迹到云端流转的民生诉求,从民主协商的议事亭到智慧指挥大屏,南阳以机制创新激发治理活力,用科技支撑提升服务效能,在传承“小事不出村”治理精髓的同时,开启了“智网护城”的现代模式。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治理范式,正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中,镌刻下良法善治的南阳坐标。
专家点评
让城市运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邹燕秋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城市作为人口、资源、矛盾最集中的载体,其治理水平直接折射治理效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需要构建精密高效的制度网络,也要激活社会共治的内在活力,让城市运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科技赋能正在重塑治理范式。从“城市大脑”实时感知交通脉搏,到“一网统管”平台整合部门数据壁垒,数字技术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今天,通过算法模型可以预测踩踏风险,运用AI能够识别窨井盖破损,这些场景印证了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有温度的服务载体。当数据在云端流动、算力在街角延伸,城市治理正在突破传统物理空间的局限。
共建共治释放基层活力。市域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志愿者服务走进居民楼栋,网络员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这些实践表明,治理现代化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需要搭建群众参与的“旋转舞台”。通过建立“枫下说事”“小板凳议事会”等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在共建共治中凝聚起城市发展的向心力。
法治保障筑牢治理根基。市域治理既要体现规则刚性,也要彰显人文关怀。对轻微违法者实行“首违不罚”的柔性执法,既维护法律权威又传递司法温度;构建“矛盾调解超市”,让纠纷化解像网购一样便捷。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正是法治社会建设的生动注脚。当每个治理环节都彰显规则意识,城市运行就能实现“活而不乱”的理想状态。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永恒课题。唯有让科技更懂人性,让法治更有温度,让共治更具活力,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的依托。当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获得感,当发展成果浸润民生温度,现代化城市必将绽放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 ENJOY ·
全媒体记者 / 罗非 郝春城 段平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
汾阳:道路建设再提速,停车资源挖掘增效
2025年4月18日,市政府党组成员、“城市管理提升年”十大行动工作专班组长武胜强同志带领住建局、交警大队、城管执法队、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园林环卫中心及施工方等主要单位负责人,深入城区英雄南路等重点施工路段及停车位规划区域开展现场办公,就工程质量和进度、停车资源配置等有关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现场协
-
桐柏县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残疾人托养机构安全生产检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尚文4月14日下午,桐柏县残疾人联合会三级主任科员王柱一行对毛集新区医院以及桐柏县人民医院托养机构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此次检查旨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入住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检查组对毛集新区医院以及桐柏县人民医院托养机构内所有公共机构基础设施进行大排查,包括水
-
春涌南阳丨良法善治润民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南阳实践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南阳市以聚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为牵引,以安民护民为导向,良法善治为目标,坚持网格化托底,突出“四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以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为支撑,将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为市域社会治理增强底板、提质效,全面提升各类治理资源的
-
姜迎:守护公共利益的女检察官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检察官姜迎带领办案团队,在水产市场检查整改情况。摄影丨通讯员姚卫东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朱雪军 通讯员吴潇雨)清晨的九江市浔阳区琵琶湖水产批发市场,人声鼎沸,浔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姜迎蹲在一筐牛蛙前,手持快检仪器的动作娴熟得像个老练的质检员。商户们早已
-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4月14日,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平安办与信阳公安机场分局在明港机场航站楼附近联合举办了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国家安全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知识,营造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