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背后竟是淋巴瘤,《发热迷踪》揭秘生命真相


个体户小邓因捕鱼后突发昏迷高热,基层医疗面临诊断盲区,当传统诊疗路径遭遇瓶颈,通过医联体分级诊疗转诊制度,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液科团队以“医学侦探”身份介入:从脾脏活检的精密操作到骨髓穿刺的病理溯源,从多学科会诊的思维碰撞到远程医疗的科技赋能,最终在淋巴瘤的确诊中点亮生命曙光。这场跨越城乡的医疗救援,诠释了抽丝剥茧般的专业力量。

近日由上海市科委科普专项基金支持、华东医院血液科团队领衔、华东医院血液科沈琳副主任医师联合知名导演丁兆斌执导的医学科普微电影《发热迷踪》上线。微电影里,小邓的情节取材自现实病例,聚焦不明原因发热(FUO)这一医学难题,揭开隐匿发热背后的生命真相。
医学技术飞速进展,不明原因发热(FUO)仍是临床上难以根本溯源的问题。肿瘤相关尤其是淋巴瘤是FUO的重要病因之一,患者个体因素和检测技术因素导致部分病情难以确诊,进而无法给予有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华东医院血液科主任谢彦晖介绍:所谓FUO最早于1961年被科学家提出,具体指持续或间断发热≥3周,体温≥38.3°C,经过1周以上,完整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确诊的疾病。随着医疗的发展,1991年专家将定义标准从检查时间缩短至住院3日或至少3次门诊就诊。
哪些疾病会导致FUO?根据最终诊断结果,该病病因分为四大类型,包括经典FUO、院内FUO、免疫缺陷相关FUO和旅行相关FUO。近年来研究表明:病因中恶性肿瘤占15%至30%,其中非实体肿瘤多见,占比超50%,临床上尤以淋巴瘤最为常见。
正因此,对于患者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并伴随乏力、消瘦、盗汗、血沉增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应及时来院就诊,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此外,如一般感染科、呼吸科等科室无法查明发热原因时,应至血液科就诊,以排除血液恶性肿瘤疾病的可能。
此次《发热迷踪》医学科普微电影,除了小邓还穿插另一病例情节:退休老人持续低热,因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而自行服用存积的退热药,直至出现病情才肯就医。病例也反映了当代老年人独有的心理特征。通过双病例交织,微电影凸显医患从误解到共情的蜕变,以及高风险诊疗决策中的伦理思辨,特别呈现“多学科联合讨论会议场景”。
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表示,这部微电影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知识空白,也为大众传递了“持续发热需警惕”的预警信号。
原标题:不明原因发热背后竟是淋巴瘤,《发热迷踪》揭秘生命真相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顾泳
-
《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笨功夫”成就电影最宝贵的质感
8月23日,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长春国际影都举行。论坛旨在聚集新力量电影人、行业代表和各地方电影管理者,深入探讨电影业的变化趋势和历史机遇,形成行业共识,为中国电影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做好思想动员与精神准备。论坛现场空镜今年暑期档警匪动作大片《捕风追影》自8月16日上映以来,不仅豆瓣
-
在“未来之城”感受光影魅力 2025雄安未来影像电影季启动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郝金钰)8月22日,永不落幕的北影节之2025雄安未来影像电影季启动。本届电影季汇聚了众多国内外优秀科幻影视作品与历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佳作,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光影盛宴。8月22日,永不落幕的北影节之2025雄安未来影像电影季启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郝金钰 摄
-
戏曲电影《重渡沟》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8月13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戏曲电影《重渡沟》专家研讨会在中国电影人之家举行。戏曲电影《重渡沟》改编自同名豫剧现代戏,根据真实事迹创作而成。由朱赵伟执导,贾文龙、杨红霞、盛红林等豫剧名家主演,是河南豫剧三团“公仆三部曲”收官
-
“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启动 将发放千万惠民补贴
“看电影,爱生活——2025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系列活动今天(23日)在京启动。本届电影嘉年华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商务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联合主办,旨在大力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带动城市综合消费,打造多元光影盛宴,掀起暑期电影消费热潮。启动仪式上,“2025年北京暑期国庆惠
-
广东向电影企业发出五大邀约!广东省影视产业政策推进落实座谈会(电影类)在穗举行
今年5月22日深圳文博会上,广东发布了6大文化产业政策包。7月8日,广东影视产业政策推进落实座谈会(电影类)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介绍了广东电影整体发展情况,省广电局和广州、深圳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广东影视政策、动漫影视政策推进落实情况,30余家头部电影企业负责人参会交流。广东电影蓬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