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领导班子首曝光:朱健任董事长,设置41个总部部门
“国君+海通”合并后的新公司领导班子正式敲定。
4月3日晚间,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泰君安”,601211.SH,02611.HK)发布系列公告称,经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中文名称由“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泰海通”)。“公司已于4月3日完成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等事项的市场主体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新的《营业执照》,后续将向上交所及香港联交所申请变更公司A股、H股证券简称。”
与此同时,国泰君安还公告了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及高管名单,并明确了新的公司组织架构。
公告显示,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举国泰君安现任董事长朱健担任国泰海通董事长,聘任国泰君安现任总裁李俊杰为国泰海通总裁。组织架构方面,国泰海通设置了41个总部部门,整合后有44家分公司。
截至4月3日收盘,国泰君安A股收报17.13元/股,跌0.70%;国泰君安港股收报11.34港元/股,跌2.07%。
国泰海通领导班子及组织架构敲定
公告显示,国泰海通股东大会选举了17名董事,包括内部董事3名,为朱健、李俊杰、聂小刚;股东董事8名,为周杰、管蔚、钟茂军、陈航标、吕春芳、哈尔曼、孙明辉、陈一江;独立董事6名,为李仁杰、王国刚、浦永灏、毛付根、陈方若、江宪。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将与后续职代会选举产生的职工董事,共同组成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
公告指出,股东大会后,国泰海通第七届董事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举朱健担任公司董事长、周杰担任副董事长,聘任李俊杰为公司总裁,毛宇星、谢乐斌、罗东原、聂小刚、潘光韬、张信军、陈忠义、韩志达为公司副总裁,聂小刚兼任公司首席风险官、董事会秘书,张信军兼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赵宏为公司总审计师,俞枫为公司首席信息官,赵慧文为公司合规总监、总法律顾问。
公开资料显示,朱健,1971年6月出生,现年53岁,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硕士,2023年12月29日起担任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执行董事。
朱健曾任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管办信息调研处副处长,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信息调研处副处长、处长,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办公室主任、机构二处处长,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银行,601229)副董事长、行长。
公告资料显示,李俊杰,1975年8月出生,现年49岁,经济学硕士,2024年1月23日起担任国泰君安证券总裁,2024年3月20日起担任国泰君安证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
李俊杰曾任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助理主任;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行政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金融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国泰君安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
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李俊杰任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兼任国泰君安证券投行事业部总裁、执行委员会主任,2023年5月至今兼任国泰君安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总裁。
有业内人士分析,国泰海通领导班子最大程度融合了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原有班底,有利于文化传承、队伍稳定、整合融合,更快释放“1+1>2”协同效应。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周杰曾较长时间担任海通证券主要负责人,此次作为股东董事兼任国泰海通副董事长,有利于保持业务及人员稳定,也体现了大股东对国泰海通的赋能支持。
组织架构方面,根据公告,国泰海通设立了财富管理、研究与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权益业务、信用业务、金融科技等7个业务或管理委员会,设置了41个总部部门。整合后有上海、浙江、北京、深圳、广东、江苏等44家分公司。各类子公司将在过渡期内并行运作。
“国君+海通”总资产、归母净资产等指标均位居行业第一
3月28日,国泰君安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97亿元、同比增长20.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130.24亿元,同比增长38.94%。
截至报告期末,国泰君安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规模,达到1.05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3.22%;基本每股收益为1.39元/股,同比增长41.84%。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通证券A股股票终止上市,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还披露了模拟合并的2024年度财务报表审阅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模拟合并的公司总资产1.73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资本实力均位居行业第一;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18.22亿元,位居行业第一;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03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海通证券在此前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对于亏损原因,其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金融资产估值大幅下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3月,标普确认了国泰君安的“BBB+”评级,并将海通证券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B”上调至“BBB+”。“从目前情况看,预计海通证券大的风险已基本出清,不会对合并后公司资产质量造成影响。”
对于公司2025年的经营计划,国泰君安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2025年是公司与海通证券完成合并重组迈向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就全年的重点任务来看,首先是要持续打磨三大客户服务体系;其次,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第三,推进国际化战略,优化跨境一体化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田忠方
-
国家发改委:6月底前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言人表示——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措施将在6月底前落地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大部分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将坚持常态化、敞口式开展政策
-
“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并举 科创类公司定增募资聚焦主业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下称《监管规则》),强调募集资金应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且超募资金不得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2025年A股新发布的定增预案发现,科创类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呈现聚焦主业的鲜明特征,且募资集中在“纵向深耕”与“全栈发展”两大
-
北斗:2024 产值 5758 亿 产业稳步回升
【2024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达 5758 亿元】5 月 18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5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 5758 亿元,同比增长 7.39%。其中,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 5.46%,达 1699 亿元,在总
-
公司热点|848万元款项未支付,ST宏达成“老赖”!资产负债率已超94%
5月18日晚间,上海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宏达,股票代码:002211)公告称,公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回溯前情,ST宏达于2023年6月收到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送达的《到期债务履行通知书》。上海澳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银投资”)与上海鸿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
-
EOD落地加速 地方政府开阔引资思路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公开信息显示,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近期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工作的通知》,提出在试点先行、项目培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EOD模式应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披露严查EOD项目操作中出现的新增隐债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