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石佛镇马家山新村:大棚种下“致富瓜” 铺就“甜蜜”幸福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23:00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特约记者 窦耀辉)西瓜种植有甜头,乡村振兴有奔头。当前正值大棚西瓜幼苗栽种的黄金期,麦积区石佛镇马家山新村后续扶持的“葡萄+设施大棚”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忙着移栽首批引进的优质瓜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里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建成了花卉苗圃、塑料大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有效解决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今年,园区选用了蜜都、重茬王优质西瓜秧苗,10亩11座设施大棚西瓜预计6月初即可抢“鲜”上市。这两个品种的西瓜口感佳、甜度高、汁水多,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甜蜜”动力,铺就了幸福之路。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需特色。通过轮作倒茬发展西瓜种植,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让附近村民的日子变得越过越甜。当前正值西瓜苗栽种的关键期,用工需求大,每天可为当地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村民们通过大棚务工等方式参与西瓜种植,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和就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多渠道增收。

  近年来,麦积区将产业培育和群众就近就业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的重点,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劳技培养”的扶持发展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马家山新村如何盘活有限土地资源成为关键。为此,麦积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区果业发展中心与石佛镇、村两级积极对接,充分利用马家山村渭河滩涂地,于2020年初建成了花卉苗圃、设施大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等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在用工高峰期可解决20多人的就近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可达两千元,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也为马家山村后续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相关文章
  1. 罗山县东铺镇:党建引领三级联动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罗山县东铺镇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机关干部下沉指导、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村“两委”带头实干,有效构建起三级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干部下沉一线,政策资源双到位。东铺镇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系机制,推动干部常态化

    0 2025-09-01 15:16:00

  2. 陕西18项举措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链质量

    8月2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局近日制定印发《陕西省低空经济产业质量强链补链暨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措施》,系统部署8个方面18项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措施》指出,进一步优化低空经济产业经营主体环境,推行低空经济企业登记注册“一件事”集成办理;加强对经营主体的事

    0 2025-09-01 10:00:00

  3. 经济深观察 | 以特色拓赛道,包头拼劲十足!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个硬招,它不仅能将特点变成优点,甚至会让传统认知里的短板转化为特定产业里的优势,开辟出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遇。约束条件也可以是特色优势这几天,在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一座现代化种猪场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该项目可为40个以上家庭农场提供仔猪,

    0 2025-08-30 12:44:00

  4.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郎需庆:激发乡村学子英语学习的无限潜能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郎需庆,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朱封小学英语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2011年,郎需庆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开始了英语教学的探索实践。为了实现乡村学子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他创新运用直观教学法,侧重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他努力创建全

    0 2025-08-30 10:54:00

  5. 福建光泽:“一只鸡”串起“共富

    剔骨、称重、打包……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崇仁镇的一家脱骨鸡爪加工厂里,工人们身穿无菌防护服,在恒温18摄氏度的智能化车间中有序忙碌着。“脱骨全程智能化控制,脱骨率能达到80%,既高效又卫生。”崇仁镇流通助理元振南指着生产线介绍道。“以前不敢想,鸡爪也能变成‘金疙瘩’。”崇仁镇党委书记高丽萍笑道,“今年

    0 2025-08-28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