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石佛镇马家山新村:大棚种下“致富瓜” 铺就“甜蜜”幸福路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特约记者 窦耀辉)西瓜种植有甜头,乡村振兴有奔头。当前正值大棚西瓜幼苗栽种的黄金期,麦积区石佛镇马家山新村后续扶持的“葡萄+设施大棚”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忙着移栽首批引进的优质瓜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里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建成了花卉苗圃、塑料大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有效解决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的问题。今年,园区选用了蜜都、重茬王优质西瓜秧苗,10亩11座设施大棚西瓜预计6月初即可抢“鲜”上市。这两个品种的西瓜口感佳、甜度高、汁水多,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甜蜜”动力,铺就了幸福之路。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需特色。通过轮作倒茬发展西瓜种植,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让附近村民的日子变得越过越甜。当前正值西瓜苗栽种的关键期,用工需求大,每天可为当地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村民们通过大棚务工等方式参与西瓜种植,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和就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多渠道增收。

近年来,麦积区将产业培育和群众就近就业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的重点,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劳技培养”的扶持发展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马家山新村如何盘活有限土地资源成为关键。为此,麦积区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区果业发展中心与石佛镇、村两级积极对接,充分利用马家山村渭河滩涂地,于2020年初建成了花卉苗圃、设施大棚、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等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在用工高峰期可解决20多人的就近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可达两千元,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也为马家山村后续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记者走基层|变废为宝,废弃果蔬巧做洗衣液
7月10日,记者见到承德怡酵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酵堂”)副总经理段海英时,她的手机响个不停。“段总,我家有100多斤根部腐烂的白菜,你们收吗?”“大棚里有几十斤落地西红柿,你们要吗?”这样的询问,手机微信里还有不少。看到记者有些好奇,段海英笑道:“有人说我们是废弃果蔬收购站,其实我们更擅
-
现在出发!避暑就来黔西南安龙:“咖啡+田园”!解锁安龙海庄村休闲新体验
盛夏炎炎,避暑寻凉正当时!贵州以其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仪的避暑胜地。动静新闻客户端动静号、“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联合推出联动策划报道《现在出发!避暑就来贵州》,抓住暑期黄金旅游季,全景呈现贵州各地独特的夏日魅力与清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黔尽享清凉一夏。在黔西南州安龙
-
“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于7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中经记者 董曙光 北京报道在数字浪潮奔涌、产业边界加速融合的今天,如何勇立潮头“破浪”前行,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新业态?7月29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破浪·共生——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隆重召开。这是一场汇聚政、企、学、研顶尖智慧的思想盛宴。大会将聚焦数字文明时代产
-
泉州向全国高校学子发出暑期研学邀约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7月15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宋尧)为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加速推进人才人口“双增”行动,泉州正式启动2025年高校青年人才暑期研学系列活动。活动以“海丝泉州·人才港湾”为品牌核心,精心设计多条融合世遗文化、产业创新与人才生态的研学路线,诚邀全国高校学子在这个夏天,
-
工业设计带动渝企产品销售近7000亿元 这场专项行动为重庆绘制“智造蓝图”支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工业设计是制造业的关键先导节点,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切入点。7月1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主办的“工业设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暨第二届‘重庆设计100’活动”在渝举行。活动以“设计重庆,智造高新”为主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