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的传播力转化为传承力
原标题:将非遗的传播力转化为传承力
传承与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非遗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在现代媒介社会,传播之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它不仅是记录非遗的手段,更建构起大众有关非遗的“文化想象”,为非遗的保护、转化、利用、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各类现代传播手段的加持下,非遗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出现了大量融入非遗元素的影视作品、美术作品、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非遗面临的传承困境——一些非遗的传承人队伍老龄化严重,一些非遗技艺后继乏人,甚至还有一些“冷门”的非遗无人问津。
要提升非遗的活力、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必须将非遗的传播力转化成传承力。而要实现从传播力到传承力的有效转化,仅仅依靠影像等手段制造“文化想象”是不够的,要让非遗回归其原本的文化语境和文化社群。
非遗要回归日常生活。文化就是生活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被发掘出来的那部分日常生活。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曾撰文指出,“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要支持非遗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成为当下的生活方式。”如何让非遗真正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并建立起社会公众在非遗保护中的社会性参与机制,是当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的关键问题。
影像是非遗回归大众日常生活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影像可以挖掘那些深藏在生活中的非遗元素,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非遗故事。例如家的味道、母亲的针线、匠人的劳作……这些都能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此外,影像赋予非遗符号价值,让非遗成为一种文化潮流。如当下一些热门影视剧中的竹编器物、宋代点茶技艺等,营造出独特的中式生活美学,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带动了相关文化消费。通过这种方式,非遗不仅能回归日常生活,还能在大众消费中强化文化认同,促进活态传承。
非遗要回归文化主体性。非遗的存在离不开文化主体——群体、团体和个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来看,非遗的保护必须尊重文化主体性。这意味着要鼓励社区成员参与非遗传播,确保传播内容真实、鲜活、有生命力。
近年来,大量非遗传承人、社区工作者运用现代传播工具记录所在地的非遗。他们与这些非遗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体验,能够超越猎奇视角,挖掘非遗在生态保护、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社会功能。这种回归文化主体性的传播,不仅能让非遗回归“我们”,还能建立共同的文化身份,书写共同的民族文化记忆。
随着大量非遗传播项目的实践,一套规范化、可持续推广的在地影像实践模式逐渐形成,带动了非遗所在地群众的文化自觉。例如,云南“乡村之眼”、广西“白裤瑶乡村影像小组”等由社区成员主导的乡村影像行动项目,传承人将影像作为记录非遗档案、开展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挖掘出非遗保护的内生性力量。同时,一些地方的非遗作品展映也实现了传播对地方文化的反哺。例如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纪录片巡展”,将非遗影片带回村寨放映,唤醒了当地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他们重拾传统习俗和技艺。这种传播不仅让非遗回归“我们”,还让传播力转化为传承力。
经过20余年的系统性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我国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保护传承非遗的文化体系与文化环境。保护传承非遗从政府与专业人士主导的国家工程,逐渐拓展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一些非遗也逐渐重回大众的日常生活,并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当然,要真正实现非遗从传播到传承的有效链接,让传播力转化为传承力,还需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未来,我们应继续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提升多方主体协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可能性,激发全民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那样才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
(作者:王婧雯,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
现在出发!避暑就来黔西南安龙:“咖啡+田园”!解锁安龙海庄村休闲新体验
盛夏炎炎,避暑寻凉正当时!贵州以其得天独厚的清凉气候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仪的避暑胜地。动静新闻客户端动静号、“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联合推出联动策划报道《现在出发!避暑就来贵州》,抓住暑期黄金旅游季,全景呈现贵州各地独特的夏日魅力与清凉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黔尽享清凉一夏。在黔西南州安龙
-
秦庄社区林业局网格开展手工挂件制作活动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仙营街道秦庄社区林业局网格党支部组织开展手工挂件制作活动,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了30余名居民踊跃参与,活动室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欢声笑语。活动中,手工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和生动的讲解,详细介绍了手工挂件的设计理念、制作方法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居民们听得全神贯注,
-
遵义这条公路通车了!!!
近日桐梓县小水乡同盟村乡村振兴公路硬化项目正式完工通车了小水乡同盟村乡村振兴公路硬化项目是同盟村羊陪村组77户、270人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公路路面损坏给群众出行和企业物流运输带来不便为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小水乡同盟村委会积极申请对小水乡同盟村乡村振兴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于2024年1
-
全球创意人集结!盐城建军路“小店焕新”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开锣!
为打造兼具中国韵味与国际范儿的城市新地标,江苏盐城市建军路正式启动 “2025建军路小店创意设计征集活动” ,本次活动首次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设计师、创意机构及艺术院校师生、创意爱好者开放报名,以“老城腔调·潮玩基因”为核心命题,斥资近30万元奖金池,最高单项奖2万元,邀请全球创意力量重塑这条承载城市记
-
“警校地”协同发力,吹响电商助农“集结号”
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宁静)作为西安市公安局2023年度基层治理十大创新案例,歇驾新村暖心警务会客厅“以民生促民安”助农故事继续上演……2025年7月10日下午,陕西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陶兴旺带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公安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就“大学生三下乡”共绘电商助农新图景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