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话里的历史传奇人物“穿越”到沪上百年红色书店


一声惊堂醒木响,时光帷幕缓缓拉开,评话艺术家立于台前,仿佛穿越千年的说书人,手持折扇,眉眼间流转着历史烟云。
12日,1925书局举办传统历史题材的评话专场,吸引市民欣赏。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评话名家吴新伯携上海评弹团青年评话演员徐伟东、陈超带来表演。书香舞台上,包公、朱元璋、岳飞等历史人物的性格、情感、命运一一展现,仿佛“穿越”到书店与读者重逢。
业内认为,评话艺术的魅力在于“说”与“表”的融合。说,是语言的韵律,是故事的节奏;表,是情感的传递,是角色的灵魂。

有别于传统的长篇评话,演员们精选书目中的片段,以历史名人小故事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些片段既保留了传统评话艺术精髓,节奏上又更加紧凑。
《岳飞与满江红》以评话艺术的形式,再现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评话演员激昂的语调、生动的表演,展现岳飞创作《满江红》时的心路历程,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带领观众感受抗金英雄的忠肝义胆。

《大明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传奇经历。评话演员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手面、口技等评话技巧,展现一代雄才的治国智慧。节目还探讨朱元璋的真实形象与评话演绎之间的差异等。
《包公出世》出自评话艺术中另一部经典之作《包公》,该长篇以北宋名臣包拯为主角,讲述其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传奇故事。而《包公出世》则通过细腻刻画和传神表演,展现包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形成过程。评话艺术家表演同时,也探讨包拯形象的历史演变,以及评话演绎对包拯形象的塑造。
自1925年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开业以来,近百年间成为上海在同一地址运营时间最长的实体书店。陈云同志曾在此工作3年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钟爱评弹,被评弹界称为“老听客”,40多年前对评弹艺术作出“出人、出书、走正路”指导方针。此前,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与上海评弹团打造“评弹中的江南文化”等系列品牌,让更多人走进评弹文化。
原标题:《评话里的历史传奇人物“穿越”到沪上百年红色书店》
栏目主编:李婷
来源:作者:文汇报 许旸
-
文旅融合,解锁22℃夏天的无限可能,2025吉林省消夏避暑休闲季暨长春消夏艺术季盛大启幕
7月11日晚,“2025吉林省消夏避暑休闲季暨长春消夏艺术季”在青怡坊云琅CAMP城市营地活力启幕。“2025吉林省消夏避暑休闲季暨长春消夏艺术季”以“品质引领、文化示范、广域传播”为核心理念,不仅标志着长春市从“冰雪旅游新地标”向“四季旅游目的地”的跨越式发展,更以“1+9+N”的创新模式,为市民
-
上戏携手复旦、仪电 打造“AI+演艺”综合实验室
为响应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深化校际协同与校企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7月9日,上海戏剧学院与复旦大学、上海仪电集团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戏华山路校区举行,作为三方战略合作的首个重要成果,“AI+演艺综合实验室”正式揭牌。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统战部长、舞台美术系党总支书记、
-
汇聚180位艺术家的200件(套)当代艺术作品 国际当代艺术展在省博开展
7月8日,由山西博物院、法国中欧艺术联盟主办的“对话·龙城”——2025国际当代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郭苑甫 摄 “对话·龙城”2025国际当代艺术展,7月8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展览汇聚15个国家180位艺术家的200件(套)当代艺术作品,是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同艺术理念的“对话”,架设
-
桂林木根雕在转型中新生
◤6月28日,桂林木根雕传承与发展主题沙龙开始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桂林根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灯清现场展示木根雕技艺。 记者黄敏 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桂林根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利梓在日常创作中。不久前,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一则视频,一件由35人
-
执画笔,守乡情!本土墙绘师勾勒家乡最美风景线
单调的白墙化身流动画廊,冰冷的砖石被赋予艺术生命。在牙克石街头巷尾,一幅幅绚丽的墙绘正悄然绽放,成为城市崭新的文化名片。这是一群本土墙绘师的执着与热爱,他们以画笔为刃,刻下对家乡的深情,绘就城市新风貌。90后王琳,土生土长的牙克石人,绘画,是她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凭借天赋与努力,她考入专业美术院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