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代码“为犁”:数字农具重拾沃野芳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20:08:00    

返乡青年带着知识与数字工具回乡干事,互联网发展让他们与外面的城市,乃至整个世界紧密相接,从而得以发展自己的事业,建设乡村。

那些在民宿灯火里敲出的订单、直播间中展示的乡货、老院子改造时迸发的创意,会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引发乡村的诸多改变。也正因此,青年的努力就有了意义。

“反向托举”

田密家的房子位于秦岭脚下鄠邑区西涝峪口村,2019年乡村民宿的热潮刚刚兴起,一位西安来的商人看中了她家院子“无遮挡、视野开阔”的地理优势,带着合同专程上门寻求合作。

田密全家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合作持谨慎的态度,“全家都不懂行,特意找了西安当律师的同学看合同,发现大部分都是偏向对方的条款。”合作告吹,但田密的父亲却从中发现了机会:“别人都能看出咱们的优势,咱为啥不自己干民宿?”

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 新华社/供图

刚开始田密并不认同这个想法。家里存款不多,而且父母年事已高,开民宿就是一场“博弈”,输赢未知。

然而,现实很快让田密想通。当时母亲在县城饭店打工,每周回家一次,全家人只能通过去饭店消费的方式“蹭”一顿团圆饭;父亲在农场做工,工作劳苦且收入微薄。

为了让父母“不再看别人眼色”打工,2019年年末,田密一家四口决定放手一搏开民宿。

启动资金虽只有20万元,但却是父母掏空了养老钱,田密把买车存款全拿了出来,弟弟也贡献了刚发的几千块奖金,再加上跟亲戚借的几万块,全家咬着牙凑出来的。

作为村里首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很快遭遇了农村民宿的共性难题:没有专业管理经验,年过半百的父母对线上平台运营一窍不通。“让年纪大的人操作软件后台上线房型、回复顾客咨询,根本不可能。”田密主动承担起线上运营,从房型拍摄到订单处理,全靠下班后的零碎时间。

在经营民宿的同时,她也在尝试做自媒体。父亲爱唱歌,就在视频里记录“老田献唱”,客人来了会主动请父亲高歌一曲;母亲学摄影,她就把母亲拍的秦岭风光发朋友圈,配文“我妈的摄影作品”。

她用视频记录生活,未刻意宣传民宿,却吸引了不少粉丝。“后台经常有人私信问我民宿在哪,周末可以来住宿吃饭吗?”这让田密有了成就感。

田密也会将一些乡村生活的家长里短、和父母日常相处的点滴小事写成文章,投稿给各个媒体以及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吸引了不少媒体的采访。

母亲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握着女儿的手说:“妈真的很感谢你,当了一辈子农村妇女,从没想过还能上报纸。”这句话让田密鼻酸,父母曾是村里普通的农民,如今却因自己写的文章、拍的视频被更多的人所看见,成了“见过世面”的个体户。

家庭作坊式创业过程中,有家里人的扶持,自然也有理念的分歧、经营上的挑战,更有年轻人对自己乃至对父母的崭新发现。“我看到了爸爸妈妈的成长。”田密认真地说。

“我妈以前其实是有点自卑的,觉得自己是农村妇女什么也不会,现在能笑着跟客人聊家常,介绍自己种的菜、腌制的酱菜。”这种“被看见”的感觉,比赚钱更让父母感到满足。

这场“反向托举”其实并不轻松。五年来,田密周内在城里上班,周末回村帮忙,还要24小时兼职线上客服处理订房信息。

“我家这个生意其实没赚多少钱,但把我彻底捆住了。”有人夸田密孝顺、能干,她却只能苦笑,“我是被架上去的,父母把我用得太扎实。”

父母常说“想干到七十岁”,田密嘴上抱怨着劳累,却默默为经营投入:续费各种平台会员、拍摄剪辑视频、回复客人留言……

“我能为父母做的不多,他们曾经用双手把我托出农村,现在我用一点见识和能力,帮他们在土地上站得更直,这或许算是一种反向托举吧。”田密说。

“理解乡村才能建设乡村”

『理解乡村才能建设乡村,而要理解乡村,就必须要理解住在里面的人』

三年前的张浩(化名)和很多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一样,向往都市,希望在那里拥有一席之地。当时正赶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张浩毕业后即加入一家电商公司,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小团队,月薪也还算可观。

但这份看似体面、收入不错的工作,却让张浩觉得没有滋味,“总想着自己做点事情,觉得上班上够了。”

“读大学时,每逢节假日我就在学校里摆摊卖葡萄礼盒,也赚了不少钱,于是想回到村里直播去卖葡萄。”张浩回忆说。但父母起先并不赞同,与大多数爱子心切的父母一样,他们希望儿子能够跳出农门,在城市立足,过更体面的生活。

父母还是拗不过儿子,一年后,张浩如愿以偿。

乡村惬意午后时光 冯雪峰/摄

返乡不等于躺平,如果说曾经的“躺平”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今,借助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化经营工具,农村是一片值得奋斗的广阔天地。

回到村里,他需要每天直播卖货、给葡萄搭架整形,休息时间甚至比在城市里工作的时间还少。即便如此,张浩却觉得踏实:“以前在城市上班,总想着下班,现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重要的是有了清晰的方向感。”

乡村的生活节奏给了张浩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这让他心生愉悦:“现在的压力更多来自自己,希望把创业项目做得更好。”

和张浩一样,更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吴凯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里人,他高中毕业后随大流去了城里打工做装修,2019年,因孩子年幼不便远行,他回到了老家——秦岭脚下的天子口村。

彼时村里陆续有城里人租老宅开民宿、餐厅,“和我家邻居商户聊天,他说我这老房子改民宿肯定行。”这话像把火,燃起了吴凯开民宿的心愿。

筹开民宿的时候,他发现每天都从早忙到晚,时而设计师时而泥瓦匠,时而规划师时而清洁工……好在做的是自己的事,既然开始,那就全力以赴。

从2019年动工到如今,吴凯已陆陆续续投了300多万元。“头期砸了150万,后面每年都得投,光维护费一年就得十几万元。”他掰着粗糙的手指算,“有人问回本了吗?民宿这行业本就投资大、周期长,我算过,按现在百分之六七十的入住率,还得好几年呢。”

看到老宅被吴凯改造成诗意的民宿,客流不断,周围总有暗暗发酸的人。他招了几名本村员工,“有人眼红说酸话,带他们一起干,眼神就软和了。”

在吴凯看来,理解乡村才能建设乡村,而要理解乡村,就必须要理解住在里面的人。

“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村里能再多些店。”吴凯望着远处的山,“光靠住宿餐饮留不住人,要是能有其他业态,说不定能吸引更远的客人。”

“去做就好了”

『行动和成长是同步发生的,很多人总想着“等我怎么样了,我就去怎么做”,结果是这个事情永远无法开始』

雷思敏曾就职于西安的一家国企,甘亚雷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院工作。在外人看来,这对夫妻似乎已经手握一张体面的人生入场券。

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的想法,辞去安稳的工作来到黄良村,改造了一个老院子,扎扎实实的成了“新村民”。

雷思敏将黄良村老屋的点滴蜕变与未经打磨的思考,毫无矫饰地发布在平台上,正如她尝试自媒体的初心一样,“交更多同频的朋友”。

然而,并非所有目光都带着理解,在许多人眼中,如此“造梦”需要资金与万全的人生计划作为前置条件。“要努力到什么程度,然后才敢去做这样的事?”

游客在黄良村手办摊点挑选商品 冯雪峰/摄

这般小心翼翼的举动,她再熟悉不过。“我们只是勇敢了一点,到乡村定居,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困难。我们老屋改造全部费用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元。”雷思敏解释道。

点开雷思敏的主页置顶文章,清清楚楚地列出每一项改造支出:水电改造费用3万元,地板费用2500元,油漆工费用7500元……“很多人以为我们是有钱、有闲才敢折腾,其实刚开始我们和所有上班族一样,只能在周末跑建材市场,也想着省钱捡别人不要的边角料做家具。”

在她看来,“开始行动”并不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人生的容错度很高。“很多事情,去做就好了!” 雷思敏说,行动和成长是同步发生的,很多人总想着“等我怎么样了,我就去怎么做”,结果是这个事情永远无法开始。

居住在乡村,成为新村民,不仅是实现梦想的地方,也让这对夫妇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

雷思敏夫妇刚到黄良村时,村口常聚着几堆老人,丈夫甘亚雷戏称为“黄良村情报中心”。坐轮椅的、雷打不动要晒太阳的老人们,日复一日依偎在村口槐树下。

和村里老人接触多了,她有了新感受。从前面对自家老人,总觉得“他怎么这样?”见得多了才明白:“原来他们都这样。”

雷思敏说:“在村里如果有个年轻人愿意跟老人们聊天,他们能跟你唠一个下午。”老人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不理解年轻人是常事,而年轻人的变化恰恰说明生活是往前走的。

“院子装修了小一年,单是我家门前这条街,常坐街边的老人就走了两个。”她说,住在城里时只顾着眼前事,进了村才看清生命的易逝。白事的蓝棚子常突然支起,锣鼓响一阵子又撤去,村子又静默如初,一切又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本文刊发《当代陕西》2025年第13期)

相关文章
  1. 对亲密关系的焦虑,催生出了多少商业风口?

    文 | 疯了快跑,作者|侯丹一段名人婚姻的结束总能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前段时间,星座情感博主陶白白与妻子的离婚事件挂了好久的热搜。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分离没有狗血剧情与相互指责,男女双方都是好人,只是观念和需求不同,一个需要爱与陪伴,一个专注事业赚钱,双方都表现出难得的体面。虽然把家庭琐事搞成大新闻,

    0 2025-08-24 08:46:00

  2. 4990万元!李易峰被强制执行

    李易峰与其公司等被强制执行4990万。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李易峰、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北京博众星和影视有限公司等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约4990万元。其中,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成立于2018年,由李易峰个人出资。此前报道:北京警方:演员李易峰多次嫖娼,已被行政拘留2022年,北京警方在

    0 2025-08-21 14:10:00

  3. 专访|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收获信心 接轨世界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林德韧、王镜宇、刘艺淳)2025年亚洲杯硝烟已散,中国男篮在本届赛事上的精彩发挥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亚洲杯上,中国男篮收获了信心。要从低谷中走出来,中国男篮必须跟世界篮球的趋势和理念接轨。 8月17日,中国队在颁奖仪式

    0 2025-08-20 11:38:00

  4. 今天过节,不放假

    无锡发布2025-08-19 12:28:00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身着白衣、心怀赤诚与病痛较量、与时间赛跑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从医院诊室到街头巷尾他们的身影总在最需要的地方出现今天是他们的节日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与疾病抗争的勇士是生命路上的守护者他们用专业驱散恐惧用担当点亮希望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

    0 2025-08-19 14:11:00

  5. 法律情理都说明白了,心结也就解开了

    法律情理都说明白了心结也就解开了兰州西固:“两边同调同跟踪”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我愿意偿还所欠货款,但确实资金紧张,需要分期支付。”“还清205万元货款就行,不再算利息了……”近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检察院“坐班”综治中心的检察官联合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通过“两边同调同跟踪”的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涉企

    0 2025-08-19 0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