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万人次涌入!南海区图书馆2024年度“成绩单”超亮眼
4月20日,《2024南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全区图书馆服务体系以“高密度覆盖、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参与”为核心,全年到馆量超395万人次,文献流通量突破101万册次,青年群体借阅量占比超六成,全民阅读生态呈现新活力。

《2024南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发布。
阅读空间,如同城市的“文化客厅”,正以蓬勃之势在南海区遍地开花。2024年,295个成员馆遍布各个角落,其中277间读书驿站,像散落在城市脉络中的明珠,新增的7间读书驿站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邂逅知识的角落。19间阅读坊各具特色,南海区税务局职工书屋“南图·阅读坊”荣获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更是为这些知识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此外,南海区图书馆总馆全年开放313天、3044小时,温暖陪伴着每一位读者。八、九月的阅读热潮中,8月18日成为最热闹的一天,到馆读者人数达到顶峰。桂城·沁馆站和里水镇分馆,凭借独特的魅力,成为市民们心中的阅读热门打卡地,人们在这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馆藏资源的丰富,是南海区图书馆的一大宝藏。384.81万册的文献资源馆藏量,让大沥镇分馆一马当先。482.88万次的外购数字资源访问量,超星歌德机设备资源数据库等备受读者喜爱,让知识触手可及。9419册的捐赠文献,为馆藏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广州大典·曲类》更是珍贵无比,丰富了读者的阅读选择,让每一次翻阅都充满期待。

《2024南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发布。
读者的热情,是南海区阅读氛围最生动的体现。2024年,395.46万人次走进图书馆,同比增长6.56%,读书驿站成为热门之选,进馆人数占比71%。34.06万名注册读者中,男女比例1:1.37,青年读者成为主力军,八零后更是借书达人。借书最多的读者,一年借阅4059册,他的热爱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更多人对阅读的热情。
图书流通数据背后,是读者们的阅读偏好。101.4万册次的文献流通量,文学类图书以47.80%的占比独占鳌头,成为读者的心头好。而青少年对《卡伐利亚树与渡渡鸟的生死之交》系列的喜爱,也展现出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差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精准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阅读服务活动,为南海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全年888场阅读推广活动,日均约2.43场,吸引19.8万人次参与,每一场活动都是知识与心灵的碰撞。171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9.5万人次的参与,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呵护着他们的阅读梦想。南海区图书馆获评2022-2023年全民阅读基地,这是对其阅读推广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2024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用阅读勾勒出城市的文化轮廓。未来,相信在这片充满书香的土地上,阅读将继续绽放光彩,为市民带来更多美好体验,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让阅读成为南海区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洪晓诗 通讯员 麦伟焰
-
打好要素改革组合拳 激活统一大市场新动能
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要素市场化改革,将其定位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 会议强调要持续用力推进改革,并系统部署技术、土地、人力、数据、资本、资源环境六大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 这意味着什么?改革将如何突破深水区?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暑运累计监管进出境人员约318万人次 同比增长14%
观点网讯:9月1日,广州海关发布统计,2025年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累计监管进出境人员约3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监管进出境航班2万架次,同比增长10%。根据公开资料整理,7月1日以来,广州边检总站下辖白云机场、南沙客运港、虎门客运港、琶洲客运港等口岸出入境旅客超2
-
佛山南海大沥再添产业新引擎,智尚国际云谷产业园一期封顶 招商中心开放
8月27日上午,位于佛山南海大沥镇的“盛世腾飞·智尚国际云谷”产业园(以下简称“智尚国际云谷产业园”)举行一期封顶暨招商中心开放仪式。佛山市及南海区相关领导嘉宾、行业代表及首批意向入驻企业代表近百位嘉宾齐聚,共同见证项目投入运营的重要时刻。南海大沥再添产业新引擎 首批企业签约入驻 致力打造湾区一流产
-
截至2024年底 我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578万人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医师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截至2024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57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一共508.2万人,每千人口的医师
-
《中国当代诗人访谈录》:在诗学的田野里拾穗
三位农妇躬身于麦浪间,将散落的稻穗收入囊中,这是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笔下《拾穗者》的画面,每当我欣赏这幅画的时候,感觉到那不仅表现了对土地馈赠的虔诚,亦是对生活诗意的执着追寻。翻开《中国当代诗人访谈录》,恰似踏入一片丰饶的诗学田野,上海诗人崖丽娟采访了39位诗人、学者,每一篇访谈里都有他们的思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