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万人次涌入!南海区图书馆2024年度“成绩单”超亮眼
4月20日,《2024南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全区图书馆服务体系以“高密度覆盖、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参与”为核心,全年到馆量超395万人次,文献流通量突破101万册次,青年群体借阅量占比超六成,全民阅读生态呈现新活力。

《2024南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发布。
阅读空间,如同城市的“文化客厅”,正以蓬勃之势在南海区遍地开花。2024年,295个成员馆遍布各个角落,其中277间读书驿站,像散落在城市脉络中的明珠,新增的7间读书驿站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邂逅知识的角落。19间阅读坊各具特色,南海区税务局职工书屋“南图·阅读坊”荣获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称号,更是为这些知识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此外,南海区图书馆总馆全年开放313天、3044小时,温暖陪伴着每一位读者。八、九月的阅读热潮中,8月18日成为最热闹的一天,到馆读者人数达到顶峰。桂城·沁馆站和里水镇分馆,凭借独特的魅力,成为市民们心中的阅读热门打卡地,人们在这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馆藏资源的丰富,是南海区图书馆的一大宝藏。384.81万册的文献资源馆藏量,让大沥镇分馆一马当先。482.88万次的外购数字资源访问量,超星歌德机设备资源数据库等备受读者喜爱,让知识触手可及。9419册的捐赠文献,为馆藏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广州大典·曲类》更是珍贵无比,丰富了读者的阅读选择,让每一次翻阅都充满期待。

《2024南海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报告》发布。
读者的热情,是南海区阅读氛围最生动的体现。2024年,395.46万人次走进图书馆,同比增长6.56%,读书驿站成为热门之选,进馆人数占比71%。34.06万名注册读者中,男女比例1:1.37,青年读者成为主力军,八零后更是借书达人。借书最多的读者,一年借阅4059册,他的热爱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更多人对阅读的热情。
图书流通数据背后,是读者们的阅读偏好。101.4万册次的文献流通量,文学类图书以47.80%的占比独占鳌头,成为读者的心头好。而青少年对《卡伐利亚树与渡渡鸟的生死之交》系列的喜爱,也展现出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差异,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精准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阅读服务活动,为南海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全年888场阅读推广活动,日均约2.43场,吸引19.8万人次参与,每一场活动都是知识与心灵的碰撞。171场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9.5万人次的参与,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呵护着他们的阅读梦想。南海区图书馆获评2022-2023年全民阅读基地,这是对其阅读推广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2024年,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用阅读勾勒出城市的文化轮廓。未来,相信在这片充满书香的土地上,阅读将继续绽放光彩,为市民带来更多美好体验,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让阅读成为南海区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洪晓诗 通讯员 麦伟焰
-
图集|暑期读书热!中山纪念图书馆里书香浓
进入暑期,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市民走进图书馆,在凉爽舒适的环境中感受书香。作为中山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中山纪念图书馆自7月以来人气持续爆棚,日均人流量达12000人次,迎来了一波“读书热”。7月19日早上9点,中山纪念图书馆入口处排起长龙。 南方+ 叶志文 拍摄中山纪念图书馆舒适的环境和阅读氛
-
快来报名!少年,南昌孺子书房邀你来当“馆长”
你想成为书籍的守护者吗?你想穿梭在书籍的世界里吗?你想为暑假留下有特别意义的回忆吗?即日起,孺子书房“少年馆长”活动正式启动,诚邀热爱阅读、热心志愿服务的你,化身阅读世界的小主人,在书海中收获成长与惊喜。在城市喧嚣中的一处处静谧之地,孺子书房逐渐成为市民、学生自发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为充
-
五华区龙翔街道流动图书馆首期主题活动启幕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刘会芳)七月蝉鸣夏正酣,正是读书好时节。7月9日,五华区龙翔街道流动图书馆系列活动首期主题活动“银杏林旁的阅读时光” 在“版筑林里”文化空间启幕,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书适圈”。启动仪式现场,五华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为“版筑林里”文化空间插入“龙翔流动图书馆”名牌,标志着五华
-
把“紧日子”过出“大智慧”(人民时评)
来源:人民日报善用制度优势凝聚共识,依托技术手段打破藩篱,在合作协同中挖掘存量潜能,正是应对挑战、激活发展动能的破局之道2025年1月,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完成200余台(套)资产调剂,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实现了资
-
聚焦贵州!全球法官线上线下共商法治力量护航绿色转型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7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司法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法治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联合国、巴西、最高人民法院及全国各地法院、检察机关、司法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60位嘉宾线下参会,巴基斯坦、南非等国法官和专家学者线上连线,共同探讨如何以法治力量护航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