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大力推行“藏牛于户”模式
“牛棚干净宽敞,养牛心里敞亮。”时下,温暖的阳光照在改造一新的牛棚上,华亭市山寨乡北阳洼村养殖户禹文杰对养牛充满了信心,“只要人勤快,就能创出一片致富新天地。”
禹文杰养牛“犇”富路的信心,源自华亭市推行“藏牛于户”模式。
“我们把红牛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强农富民的主导产业,创新开展‘藏牛于户’‘户繁户育’模式,聚力夯基础、育良种、延链条、创品牌,红牛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张、总量增长、链条完善、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华亭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杨海亮介绍说。
近年来,华亭市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群众养牛基础,率先提出“小群体、大规模”思路,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行动,根据群众立地条件、养殖基础、劳动能力、饲草供应等因素,制定“一户一策”养殖计划,着力解决群众“养少无效益、养多无能力、想养无场地、养好无技术”等问题,培育养牛重点村28个、10头以上养牛大户2100户,以农户个体养殖小群体,集聚全市牛产业大规模,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对新建牛棚每平方米补助200元,改造牛棚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补助300平方米;新建草料棚每平方米补助100元,最高补助100平方米;新建青贮池每立方米补助200元,最高补助50立方米,实现了政策导向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让政策发挥出最大效益。
“山寨乡北阳洼村的群众有深厚的养牛传统和养牛基础,通过实施‘四改三换三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整村推进肉牛养殖产业,全村实现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牛。”杨海亮介绍说,华亭市以科技特派员、致富能手为主体,组建5支专业服务队,主动前移服务,精准纾困解难,指导养殖户精饲养、治疾病、搞冻配,改造冻配改良点30个,年均完成黄牛冻配改良1万头,落实基础母牛冻配补助120万元,累计解决技术、销售等问题130余件。
时下,华亭市北阳洼村静谧的山林中,一座座牛棚掩映其中;走进牛棚,一头头红牛膘肥体壮;当地群众正借着红牛养殖好产业,“犇”向致富路。(记者 张小兵)
-
全运会群众比赛乒球项目结束 北京队5金1铜创历史
经过七天激烈角逐,8月14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决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落幕。在本次比赛中,北京市代表队取得了5金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斩获半数金牌,高居金牌榜第一位,充分展现了首都群众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和深厚底蕴。本次比赛共产生10枚金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队伍参与角逐。
-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生猪产业大会暨猪健康创新大会在郑州成功开幕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田明 通讯员李成龙 靳向阳8月1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生猪产业大会暨猪健康创新大会在郑州成功开幕。本次大会由河南农业大学、欧洲猪健康管理学院、中世汇展国际展览(郑州)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牧原集团、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动物病原与生物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8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
-
那一张张不轻言放弃的笑脸,正是十五运群众赛事最好的代言|羊晚快评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走平冈。”实际上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彼时苏轼年仅四十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苏轼自称老夫,未免太早了些。正在进行的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中,来自香港的张耀钊,迎来自己的全运会首秀。他倒是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老夫,因为他已是81岁高龄,
-
山东:招远市司法局“开门纳谏” 政民沟通零距离
近日,招远市司法局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服务对象及群众代表受邀走进司法行政机关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近距离、多角度感受司法行政工作成果。受邀群众们参观了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亲身体验了全域性智慧AI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智能化业务办理,参观了公证服务窗口、普法宣传窗口、法律援助窗口的建设情况,深刻体会“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