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皇后乡:打造“小三园” 提升乡村美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李宗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以“生态宜居、乡村和美”为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废地、闲置房场改造工作,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动群众参与,打造“小绿园、小菜园、小游园”等特色空间,实现乡村环境美化与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双赢。
变废为宝,打造“小绿园”。对村内荒废空地、沟渠边角进行集中清理,通过覆土绿化、栽植景观植物、铺设步道等方式,将原本杂草丛生的废地改造成村民休闲散步的“小绿园”。

盘活闲置,构筑“小菜园”。针对长期无人居住的废旧房屋和宅基地,通过平整土地、划分区域,改造为“小菜园”。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按户分配或认领,鼓励村民种植时令蔬菜,既美化环境又增加实用价值。
见缝插绿,建设“小游园”。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零散空地,发动群众参与“微绿地”建设,种植花卉、果树或小型景观作物,形成“一院一景、一步一画”的乡村风貌。对村内公共区域的小片空地,统一规划为“小游园”,由村民认领维护,增强参与度。
目前,皇后乡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指导推动,现已累计改造废地20亩,建成小绿园50余处、小菜园和小游园30余处,村内绿化覆盖率提升5%,垃圾堆积、蚊虫滋生等问题显著减少,乡村实现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颜值大转变。
-
罗山县东铺镇:党建引领三级联动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罗山县东铺镇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通过机关干部下沉指导、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村“两委”带头实干,有效构建起三级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干部下沉一线,政策资源双到位。东铺镇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系机制,推动干部常态化
-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郎需庆:激发乡村学子英语学习的无限潜能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郎需庆,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朱封小学英语教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2011年,郎需庆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乡村教师,开始了英语教学的探索实践。为了实现乡村学子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他创新运用直观教学法,侧重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他努力创建全
-
福建光泽:“一只鸡”串起“共富
剔骨、称重、打包……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崇仁镇的一家脱骨鸡爪加工厂里,工人们身穿无菌防护服,在恒温18摄氏度的智能化车间中有序忙碌着。“脱骨全程智能化控制,脱骨率能达到80%,既高效又卫生。”崇仁镇流通助理元振南指着生产线介绍道。“以前不敢想,鸡爪也能变成‘金疙瘩’。”崇仁镇党委书记高丽萍笑道,“今年
-
爱心床垫传温情,助力乡村育新苗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乡村未来的发展。改善乡村学校学生的生活条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意义深远。过去在肇庆市广宁县的中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宿舍,孩子们的床铺都只有一幅床板,没有床垫。不少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就只能睡在冰冷坚硬的床板上。为了改善学生的住宿休息条
-
平城区开展试点“护工经济”拓宽村民就业路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陈智宇 通讯员杨涛)近日,大同市平城区文瀛湖街道在泗家庄村率先试点,举办了首期护工技能培训班,通过发展“护工经济”拓宽辖区村民就业渠道,助力村集体增收。此次培训由文瀛湖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及国药创康医疗护理公司共同打造。通过前期深入调研与广泛动员,泗家庄村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