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公证能起什么作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8:43:31    

公证是一种由公证机构依法证明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诉讼:

通过在纠纷发生前运用公证活动,可以有效避免诉讼的发生,从而节省时间、精力和金钱。例如,对于大额合同,一旦在公证处签订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即使未来发生纠纷,也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无需经过诉讼程序。

证据效力:

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根据法律规定,这些经过公证的事项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

使法律行为生效效力:

在某些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如果不办理公证,则相关行为或文书可能不成立、不生效或没有优先效力。公证成为某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必备要件。

强制执行效力:

对于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以直接持公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无需经过诉讼程序。

服务作用:

公证机构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当事人的公证申请进行审查,并出具公证书。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公证机构的专业性,也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

沟通作用:

公证作为民事交往、经济交往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增进各方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预防作用:

在物权流转前,公证机构通过严格的身份和资格审查,可以有效防止不法经济活动和无效合同的出现,从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明确财产归属:

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明确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的归属,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并提供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公证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增强证据的说服力,还能预防纠纷的发生,并为法律行为的生效和执行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公证,可以有效提升交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关文章
  1. “AI第一案”的意义远不止于保护原创

    □李琛(湖南师范大学)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对北京首例AI侵犯著作权案作出判决:罗某等四名被告人因非法复制他人美术作品并制成拼图销售,非法获利27万余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缓刑一年不等,并处罚金。此案揭开AI技术滥用真相:被告人以“二次创作”为名,行盗版牟利之实。他们精心操控AI工具——

    0 2025-07-20 20:11:00

  2. 特朗普延长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宽限期

    新华社纽约6月19日电(记者徐静 刘亚南)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签署行政令,将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执行宽限期延长90天。这是特朗普第三次给予该法律宽限期。根据行政令,TikTok将继续为在美用户提供服务至2025年9月17日。此前,特朗普分别于2025年1月20日、4月4日两次给予TikTo

    0 2025-06-20 09:25:00

  3. 捞舆 | 以司法为民企“要账”撑腰,让不敢欠成为清欠终点

    □辛语“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强化失信惩戒,加快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欠进度。”5月20日,围绕民企关心的拖欠账款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将重点破解政务失信、合同履约不到位等问题。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发改委方面的表态,正是推动法律执行的配套性动作。长期困扰

    0 2025-05-23 13:23:00

  4. 焦点访谈|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其制定出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部法律既是促进法也是保障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

    0 2025-05-20 22:04:00

  5. 普法也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该法院有关负责人接受央视《法治在线》采访时介绍,普法案例中的相关表述存在用语不恰当的问题。法院还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并详细介绍了案发情节。一起普通的民事侵权案例,因为法院普法偏差而陷入了舆论漩涡,引发了公众的困惑。此前,

    0 2025-05-12 16: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