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穿越无人区,莫将生命禁区当作“冒险乐园”

□崔睿(黑龙江大学)
3月26日18时左右,民警在执行巡护任务时,抓获了一支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车队。该车队共11辆车,25人。被发现时三分之二人员已出现高反,警方已将该车队移交可可西里管理处。(3月29日 红星新闻)
近日,25人非法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被警方抓获,管理处将在下星期对他们进行处罚,这是生命救助与法律惩戒交织的选择。
可可西里管理处选择先将病人治愈,是在以生命救助筑牢文明底线。在海拔4900米的无人区,三分之二的非法穿越者已出现高原反应。面对生命危机,管理处没有选择直接执法,而是连夜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这种“先治病,后处理”的选择,是生命至上的生动诠释。
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生命救助并不意味着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救援行动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保护藏羚羊等珍稀物种。如果每一次冒险都能依赖公共救援兜底,是否会让更多人低估自然的危险?正如今年2月一名男子违规穿越鳌太线,支付救援队8万多元,网友对此叫好声一片。“先治病”是文明的温度,但绝不能成为冒险的借口。
可可西里管理处选择后处理非法穿越者,这样的行为是在用适当惩戒守护生态红线。管理处这一决定传递出明确信号:生命至上,但规则同样不可践踏。适当惩戒是对个体行为的纠正,更是对生态红线的守护。
如果不做适当惩戒,对于非法穿越者来说,违法成本太低,并不足以形成震慑。非法穿越者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还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对其他遵守规则、保护生态的游客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适当惩戒是对规则的维护,也是对公平的捍卫。只有让违法者承担相应的后果,才能有效遏制非法穿越行为,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惩戒的“度”如何把握?过轻,则难以形成震慑;过重,则可能引发公众对执法公平性的质疑。前不久陕西太白山对非法穿越者处以顶格罚款的案例,曾引发舆论两极化讨论。这提醒我们,适度惩戒的关键在于透明化:明确罚款依据、公开救援成本、展示生态破坏的后果。只有让公众看到规则的合理性,才能让惩戒成为社会共识。
唯有让“违法必究”成为社会治理的常态,让对自然的敬畏成为文明的共识,让惩戒与教育形成保护生态的闭环,我们才能守护好这片高原净土。让惩罚成为常态,并不是为了制造恐惧,而是为了让敬畏自然成为本能。我们无法阻止所有人踏入禁区,但可以让每一次越界都成为警示的钟声。可可西里的风会记住:真正尊重生命的社会,必先尊重规则。
-
今天过节,不放假
无锡发布2025-08-19 12:28:00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身着白衣、心怀赤诚与病痛较量、与时间赛跑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从医院诊室到街头巷尾他们的身影总在最需要的地方出现今天是他们的节日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与疾病抗争的勇士是生命路上的守护者他们用专业驱散恐惧用担当点亮希望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
-
2025年阿尼玛卿生态体育节开幕
8月13日,“冰川黄河·圣山玛沁”之地洋溢着热烈氛围,2025年阿尼玛卿生态体育节在果洛州玛沁县隆重开幕。本次生态体育节以“体育+文化+生态”融合模式为核心,吸引了众多目光,开启了一场挑战极限与生态保护之旅。开幕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随后,精彩的文艺表演轮番上演。阿尼玛卿艺术团带来的舞蹈《铃鼓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一张照片如何变3D藏毯?古老技艺也能“私人定制”了
藏毯以独树一帜的形制、绚丽饱满的色彩、浓郁厚重的民族风情与鲜明突出的地域特色闻名于世,在璀璨的藏族民间工艺美术长廊中,恰似一朵绽放的奇葩,格外引人注目。从日喀则向东驱车九十余公里,便抵达了素有“藏毯之乡”美誉的江孜。这里的藏毯编织技艺已传承千年,江孜镇一带“户户机杼声、家家织造忙”的景象,是这项古老
-
世界级名片!苏州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7月24日,正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传来喜讯。苏州正式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成为全球第三批、中国9个新晋成员之一,也是江苏省此次唯一入选城市。这是继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苏州斩获的又一国际荣誉,标志着这座千年古城在生态保护与文
-
“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于7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中经记者 董曙光 北京报道在数字浪潮奔涌、产业边界加速融合的今天,如何勇立潮头“破浪”前行,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新业态?7月29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破浪·共生——2025中国数字产业生态大会”将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隆重召开。这是一场汇聚政、企、学、研顶尖智慧的思想盛宴。大会将聚焦数字文明时代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