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 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肃南县将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立足自身地理环境与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优良品种,从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到产业融合,全方位为设施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农牧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承租户刘景顺去年承包了肃南县白银乡白银村20座设施农业大棚种植油桃和水蜜桃,阳光下,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一排排整齐的桃树枝繁叶茂,毛茸茸的水蜜桃和红彤彤的油桃挂满枝头,这些裹着红晕的果实泛着诱人光泽。此时,他正穿梭在桃林间,娴熟的摘下饱满圆润的油桃,将油桃轻轻放入打包盒准备出售,这些果实成了“金果子”,设施大棚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果仓”。

设施农业大棚承租户刘景顺说:“去年承包了这里的设施农业大棚,全部种植水蜜桃和油桃,这两个品种耐储存耐运输,现在看挂果的情况,每个棚产量预计能达到最少1000斤左右,总产量得有两万多斤。现在已经陆续上市,销往兰州、银川、新疆等地,按今年行情算,预计能有16万左右的收入。”
这些大棚是肃南县发展设施农业的成果,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大棚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让设施农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我村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建蔬菜大棚 26 座,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改造后有效拓展了棚内作业空间,提高了种植效益。同时,主动对接招商,引进种植企业,截止现在,已转包22座大棚种植油桃树,2座种植红提葡萄,实现了村集体增收、百姓致富的‘双赢’局面。”肃南县白银乡白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紫薇说道。

近年来,肃南县始终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深度挖掘本地特色优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倡导群众投身现代农业发展,依托祁连山独特的高原气候与生态资源,构建起了“设施农业筑基、生态牧业强链、文旅融合赋能”的三位一体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的特色之路。(全媒体记者 李梦圆 通讯员 赵文宇 )
-
云南征集储备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导向计划项目
云南网讯(记者 陈晓波)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出通知,拟在全省征集储备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导向计划项目,深入贯彻产业强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规定,储备对象为拟申报2026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重点
-
通济论见·视评
视频制作。/禅城融媒编辑林飞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哪座城市开启职业生涯”,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甜蜜烦恼”。今天,咱不灌鸡汤,就聊点实在的——看看近些年大学生选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看懂趋势,选择才会更明智。趋势一:“新一线城市”,真香!以前,大学生择城就业,首选都是北上广深。但情况在
-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正式发布
7月23日,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副秘书长黄伟宏宣布,《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正式发布。《框架指引》明确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是以无人驾驶航空器基础设施为主,同时兼顾了传统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构建的原则,包括传统设施与新型设施衔接的系统性
-
创客与村庄双向奔赴
当青年创客与乡村双向奔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年前,34岁的王亮和两位合伙人来到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金龙社区,他们租用当地的闲置农房进行微改造,发展起民宿、陶艺、餐饮等多种业态。如今,4年过去了,这一场双向奔赴结出了怎样的硕果?潼南区双江镇位于涪江南岸,是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金龙社区是双江镇的
-
42.18亿元!订单金额再创新高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圆满闭幕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21日讯(记者 王龙祥 文/图)7月19日17:00,为期四天的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博览园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食博会成果丰硕,共收获订单金额 42.18亿元,其中现金成交额 6.53亿元(含龙海食品产销对接活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