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在讲解中收获感动和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2:19:00    

回望十三载的纪念馆宣教工作经历,深感自己的角色是历史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是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者。我把对和平和生命的感悟融入讲解中,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

从业以来,以下几组数字总会让我在讲解时热泪盈眶:30万遇难者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定性的核心数字,刻于纪念馆“灾难墙”之上,象征着民族苦难的集体记忆;纪念馆“12秒流星装置”以每12秒一颗流星划过象征大屠杀期间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遇难,让屠杀的密集与惨烈具象化;国际友人建立的25个国际安全区庇护超25万中国难民,见证了黑暗中的文明微光;28名战犯的审判以及长达1218页的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体现了历史正义的追索。

这些数据以“纪念碑”的形式,将抽象的历史苦难转化为可感知的集体创伤记忆,警示着人们文明不可逾越的底线。

除了数字,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的见证者,尤其是那些以笔为刀,“刻”下真相的幸存者。其中,葛道荣老人令我最为动容。当年,10岁的葛道荣和家人逃进安全区,在尸山血海中得以幸存。后来,他将亲身经历整理成了一本十几万字的回忆录,取名《铭记历史》。退休后,他来到纪念馆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讲述这段历史。老人去世后,宣讲历史的重任在他家四代人当中接续传承。

在讲解过程中,我常常收获感动和力量。刘健芝和祁恩芝夫妇是纪念馆的常客,从1994年以来,他们拍摄了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图片2万多张。2018年公祭日前夕,两位九旬老人再次来到纪念馆。这一次,我们特意设置了一个互动环节,在魏特琳女士的雕塑前,请祁奶奶为现场的观众诵读《魏特琳日记》节选。祁奶奶平缓低沉的诵读,让现场的不少人泪流满面。

陈列在纪念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份史料,都承载着人类的真实记忆。最真的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前行。多一个人记住历史,就多一份传承的力量。希望更多志愿者、更多爱好和平的人和我们一起,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故事讲下去,共同守望历史、捍卫和平、创造未来。

(本报记者苏雁 本报通讯员倪恺彬采访整理)

相关文章
  1.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不只是故事,更是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穿越历史烟云,一行行苦难的泪水,一个个悲壮的身影,一段段不屈的抗争,依然震撼人心。因为,这不只是纪念馆里收藏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铁证如山 血泪记忆点击海报↓↓↓聆听历史原文链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不只是故事,

    0 2025-08-24 16:28:00

  2. 云南一老人被眼镜王蛇咬伤,家属拖着两米多长的“凶手”冲进了医院!

    夏季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也是蛇咬伤事件的高发期。近日,云南一老人不幸被剧毒眼镜王蛇咬伤,经过全力抢救,老人在12小时内脱离危险。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医生快速识别蛇种、匹配抗蛇毒血清,他的家属在老人就诊时拖着两米多长的“凶手”冲进医院,当时这条蛇甚至还在扭动。带蛇就医是“必选项”吗?被蛇咬伤后该怎么办

    0 2025-08-24 10:51:00

  3. 武乡县红色研学活动“圈粉”又“圈心”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太行山麓,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声声嘹亮的军号声穿透晨曦,一批批学子齐聚武乡,在山水人文间,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重走太行英雄路”沉浸式研学活动在这里次第展开。  作为八路军总部长期驻地,武乡县红色遗址众多。今年以来,武乡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创新推出全长5486米的沉浸式研学

    0 2025-08-20 10:57:00

  4.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抗战精神,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荡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

    0 2025-08-20 09:29:00

  5. 【文化中国行】安徽芜湖:城市更新,留住历史根脉

    在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房里举办音乐节,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夏夜,和着火热的旋律,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的老船厂1900文旅项目。不多时,一曲摇滚乐正式拉开了音乐节的序幕:夜空下,跳动的乐符将偌大的厂房从沉寂中唤醒……芜湖老船厂的前身是在1900年创办的福记恒机器厂。17年前,船厂迁至新区,老厂

    0 2025-08-20 0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