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和平
  • 香港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论坛

    新华社香港8月18日电(黄茜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论坛,18日在香港科学馆举行,逾250名嘉宾出席论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通过视频致辞表示,特区政府积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市民的爱国情怀。特区政府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

    2025-08-18 20:46:00

  • 佩斯科夫:俄寻求解决俄乌冲突并确保自身利益

    当地时间18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方面寻求解决俄乌冲突,同时要确保俄方自身利益,俄方对和谈持开放态度。佩斯科夫还表示,针对乌克兰问题的接触过程非常复杂,解决这一问题并不简单。此外,俄罗斯没有听到欧盟国家要求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呼声,相反,欧盟国家正推动自身和乌克兰军事化,而不是寻求和

    2025-04-19 08:06:00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抗战精神,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荡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

    2025-08-20 09:29:00

  • 泽连斯基回应“俄乌和平计划”:没收到美国正式提议

    当地时间4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美国“俄乌和平计划” 相关消息作出回应。他表示,当下媒体所传播的美国相关计划并非正式提议,“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谈论它,但这不是对乌克兰的正式提议。倘若有正式提议,乌克兰会立即以正式提议的形式做出回应。实际上,乌克兰已经听到了这样的信号,媒体也在传播,而且可以预

    2025-04-23 05:53:00

  • 专访丨携手捍卫和平、维护正义——访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莫斯科5月7日电专访|携手捍卫和平、维护正义——访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新华社记者包诺敏江宥林刘恺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林娜·库利科娃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025-05-08 09:03:00

  • 泽连斯基接受前线无条件停火,称“在美国领导下,今年就能实现持久和平”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电话通话,通话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资料图特朗普称,大部分讨论内容基于18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通话,目的是使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要求和需求上达成一致。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

    2025-03-20 10:19:00

  • 印巴高官已接触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卫星社5月8日报道,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说,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国家安全顾问在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后进行了接触。他在土耳其广播电视总台英语国际新闻频道回答相关问题时说:“是的,他们之间有过接触。”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当地时间5月7日晚表示,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的袭击已

    2025-05-08 12:12:00

  • 十年难见!就在武汉这个公园,樱花与紫藤齐绽放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张安娜明媚四月,樱花、紫藤“撞花期”成奇景。4月2日,走进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公园,可见一场罕见的自然盛宴:粉白樱花与紫色紫藤竟在四月同期绽放,形成“樱花作顶、紫藤为帘”的立体花海。往年樱花盛花期多集中在3月中旬,而紫藤花期则稳定在四月中旬,今年因气候特殊,紫藤提前开放,与盛

    2025-04-02 21:33:00

  • 特朗普与普京通电话,何以让欧洲震惊?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俄乌停火谈判等问题进行了电话沟通。就在同一天,特朗普还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两次通话,一次是一对一,另一次是与泽连斯基和部分欧洲领导人通话。一晚三通电话,俄乌美分别达成了什么共识?依旧存在哪些分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继续谈判是共识特朗普与普京的

    2025-05-21 00:54:00

  • 在讲解中收获感动和力量

    回望十三载的纪念馆宣教工作经历,深感自己的角色是历史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是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者。我把对和平和生命的感悟融入讲解中,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从业以来,以下几组数字总会让我在讲解时热泪盈眶:30万遇难者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定性的核心数字,刻于纪念馆“灾难墙”之上,象征

    2025-04-04 0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