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村联种“一朵花”,村民腰包鼓起来!
初春时节,走进峰宝家庭农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种植架上,金银花枝头已冒出绿芽,生机盎然。工人们在地里进行清园、松土。

“别看这小小的金银花,它可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大功臣。”长岭镇荆家村党支部书记阚峰宝喜滋滋地盘算收成:今年亩产鲜花能达到1000斤,预计实现产值73.5万元。“除掉成本和人工,还有干头。”阚峰宝笑呵呵地说。
金银花是荆家村村民的“致富花”。最早发展种植的几户已实现了增收致富。
直从萌芽发,花非一日繁。荆家村是农业传统种植村,地理位置没有优势,2021年担任支部书记的阚峰宝因为村里没有产业犯了愁。

瞄准中药材黄金发展期,加上村里有金银花的种植传统,2021年8月份阚峰宝带着支部成员到山东九间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学习,这更加坚定了他种植金银花的决心。
阚峰宝与支部成员带头流转土地,成立金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1月底,金银花全部种植完成。并与山东九间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康缘药业集团达成了合作,一下子解决了技术和销售这两大难题。
2023年,他的41亩金银花全部进入丰产期,采摘鲜花4.1万余斤,实现销售收入43万余元。

“金银花全身都是宝,花可以做药材,叶子能做化妆品,剪掉的枝条也有回收的,枝条下脚料还能喂牛羊,浑身上下都能有收益。”阚峰宝告诉记者。
阚峰宝种植金银花一举成名,群众纷纷上门请教、买苗,一度掀起金银花种植热潮。目前全镇掀起了种植金银花热潮,产值650余万元,以荆家村为主要种植区域的金银花产业逐渐成形。

为增加集体收入,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统一整理土地,发包给发展产业的农户,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和管理,农户按照实际亩产的15%-30%提交合作社,亩均利润在1500元左右,还带动了800余人就业。
75岁的荆兆学在峰宝家庭农场务工:“除草、施肥、修枝、采花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活,我们都能干,一天能挣80元。”他算了一笔账,劳务费加上土地流转费,平均每年收入18000多元。

长岭镇的金银花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种、管、产、加、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还积极探索金银花产业的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研发了金银花茶等衍生产品,注册了七巷晖品牌。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阚峰宝整合资源,与周边的上官庄等7个村庄进行产业联建,规模化种植金银花。同时和寨里河镇、小店镇以及岚山区黄墩镇部分村庄成立金银花产业联盟,统筹资源,抱团发展。
小小金银花“开”出大产业。目前,产业联盟包含4家药材企业、12个种植大户和13个村集体,打通了“种育加储销”全链条,带动“链上”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来源:莒县融媒
-
临沂莒南:涝坡品牌农业强势“出圈”
■“强村富民看莒南”系列报道 (二)在临沂客户端讯一眼望不到头的黑色防草布,平整地覆盖在蓝莓沟垄上,就像一片片保护网,既防止杂草生长,又保持着土壤的湿润和养分。“我们这片蓝莓基地,采用全自动水肥一体滴灌技术,传感器实时调控土壤水分、PH值等生长要素,实现标准化种植。”莒南县涝坡镇张家围子村党支部书记
-
“贷”动陶瓷产业新未来
王丹丹马伟忠(中)与紫砂工艺师交流作品设计思路。人民网 王丹丹摄上午10点,江苏省宜兴市爱德陶艺社,一名紫砂工艺师用伤残的左手固定住壶身,右手持刻刀雕刻。马伟忠架着双拐,在一旁不时指点交流。宜兴有“中国陶都”之称。53岁的马伟忠因小儿麻痹症致双腿残疾,是宜兴3万多名紫砂制作者中的一员。他在早些年发现
-
北斗:2024 产值 5758 亿 产业稳步回升
【2024 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达 5758 亿元】5 月 18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5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 5758 亿元,同比增长 7.39%。其中,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 5.46%,达 1699 亿元,在总
-
尹集乡木桥村:油菜机收忙 全力保丰收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徐培)5月11日,襄城区尹集乡木桥村的千亩油菜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隆隆作响,饱满的油菜籽从田间直入储粮仓。这是该村实施“小田并大田”土地整合项目后的首次机械化收割。2024年,木桥村与襄阳市城投公司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将零散耕地整合为连片高标准农田,统一种植油菜。近年来,尹集乡
-
第八届艾产业发展大会全产业链报告会举办丨弘扬仲景文化 打响仲景品牌
5月 10日,第八届艾产业发展大会全产业链报告会在南阳市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房书亭,国医大师唐祖宣,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等众多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行业协会领导、企业代表及艾草产业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为艾产业的蓬勃发展建言献策。会上,国医大师唐祖宣捐